
首屆中國—中亞公安內務部門特種警察技能挑戰賽在烏魯木齊市舉辦(9月8日攝)。 □劉華祥攝

博樂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護送小學生過馬路(2019年8月27日攝)。 □馬玲香攝

葉城縣公安局民輔警在助農增收的同時,積極開展安全宣傳工作(2024年11月6日攝)。 □陳愷攝

克拉瑪依市公安局烏爾禾區分局戶籍大廳,工作人員高效快速為居民辦理相關業務(2023年8月29日攝)。 □呂美玲攝

全國“最美基層民警”、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大隊長香憬受邀赴天安門廣場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觀禮(9月3日攝)。 □單杏花攝
巍巍天山,鑄刻忠誠;蒼茫大漠,見證信仰。
自1921年那一葉紅船破曉啟航,至1937年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播下革命火種;從1949年人民公安機構隨新中國同步成立,到如今護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在這片占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遼闊疆域上,一代代公安民警以熱血寫丹心,以生命筑長城,與人民同頻,與時代共振。他們不僅是社會穩定的維護者,更是民族團結與邊疆發展的守護人。
70年風雨兼程,新疆公安歷經烽火歲月,直面生死考驗。從馬背警務的質樸初心,到智慧公安的科技賦能,變的是警務模式與時代語境,不變的是“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赤子之心。如今,天山南北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紅旗漫卷如畫,金盾熠熠生輝,一部波瀾壯闊的忠誠史詩仍在續寫。
忠誠之路 紅色基因鑄就鋼鐵長城
新疆公安機關的成長史是一部紅色基因深植厚培、忠誠血脈賡續傳承的歷史。1937年10月,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于迪化(今烏魯木齊)設立,標志著黨的影響正式進入當時新疆公安初創時期。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同年12月中央政務院任命首任新疆公安廳領導成員,人民公安機構正式成立。
1950年起,公安部陸續從全國抽調骨干力量支援新疆,在艱苦環境中與各族群眾“半塊馕餅分著吃”,一道共建家園,警民魚水情日益深厚。
2021年1月10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當天,新疆警史館建成開放。館中珍藏的《中央新疆分局1949年12月發展的第一批黨員名單》等文物,清晰記錄下舒慕同等早期公安戰線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
2024年9月,自治區公安廳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啟動“人民公安從這里走來”主題宣傳活動,將紅色歷史教育與忠誠警魂鍛造緊密結合,彰顯出新疆公安對黨忠誠、聽黨指揮這一永不褪色的政治品格。
新疆公安機關七十載征程中最鮮明的特征,莫過于在反恐維穩戰線上的浴血奮戰。70年來,新疆公安機關英雄輩出,精神豐碑巍然聳立。
艾熱提·馬木提、買買提江·托乎尼牙孜、賽爾江·買米拉、趙新民、馬建軍……這一個個名字背后,是一段段用生命寫就的忠誠史詩: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民警龍飛、孔永強、努爾太·安尼瓦爾別克執行反恐任務時不幸犧牲;阿克蘇地區公安局副局長買買提江·托乎尼牙孜為保護牧民,在天山深處壯烈殉職;皮山縣公安局副局長艾熱提·馬木提在抓捕A級逃犯時遭遇自殺式爆炸襲擊,血灑反恐一線。他們如一座座燈塔,照亮新疆公安的前行之路,匯聚成不朽的精神譜系。
“在我4歲那年,爸爸為保護戰友和群眾壯烈犧牲。大家都說他是英雄,可我不懂……直到我也穿上這身警服?!备锩沂克鳌嶙慰酥?、喀什市公安局民警古力乃再爾·塔西在新警入警儀式上動情訴說。如她一般,無數公安英烈后代選擇延續父輩志向,繼續守護這片土地。
一方面,公安機關堅持對暴恐活動“零容忍”,堅決開展源頭治理,清除極端思想土壤;另一方面,深入推進駐村工作、“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等,將平安網絡延伸到基層單元。
與此同時,新疆公安不斷加強國際執法合作,與周邊國家聯合打擊跨境恐怖主義,開展特警尖兵集訓、跨區域演練,構建起高效應急處突體系,反恐維穩工作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掌控的歷史性轉變。
基于依法打擊與開展群眾工作雙軌并行,新疆已連續多年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如今的新疆,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為民之心 凝聚人心筑牢根基
新疆公安自誕生之初,就將“人民”二字銘刻于旗幟之上。群眾的臉是晴雨表,群眾的心是試金石。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最終都寫在群眾臉上,刻在群眾心里。
“你們認真負責的態度,讓我們在新疆感受到家的溫暖?!薄靶陆?,新疆警察更美!”一封封來自疆外游客的感謝信,道出心底認可。
今年6月,重慶游客袁萌一家在昭蘇縣夏塔景區迷路,車輛爆胎,被困荒野。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伊犁邊境管理支隊昭蘇邊境管理大隊夏特邊境派出所民警根據袁萌描述的模糊地點,憑借對地形的熟悉,迅速定位、在泥濘中搶修,最終助其脫困?!斑@讓我們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溫暖與安心,事后民警還專門詢問我們是否安全到達”,袁萌在信中特別提到這一細節。
打響“新疆旅游警務”品牌是近年來公安機關服務群眾、助力發展的生動縮影。
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計接待游客13277.73萬人次,同比增長11.15%。面對如織人潮,新疆公安機關會同多部門加強旅游客運安全監管,排查治理問題突出客運企業,防范化解旅游客運安全風險。聚焦獨庫公路等重點旅游線路,建立健全分流疏導預案,提升路面快速反應處置能力,全力保通保暢。
全區公安機關構建起“一分鐘出警”快速反應機制,編織“景安客樂”防護網絡,讓“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更加閃亮?!暗教幎寄芸吹矫窬?,我們有了更強的安全感!”今年8月,來自廣東的孫女士在紅其拉甫國門游覽途中看到民警救助高原反應旅客時感慨地說。
在新疆的廣袤大地上,公安民警始終無畏堅守,奮戰于各類極端惡劣天氣一線。吐魯番夏季地表溫度超70攝氏度,民警在“火洲”炙烤中巡查守護,汗水浸透警服仍不停歇。2024年初,強寒潮襲來,額敏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瑪依塔斯中隊持續20小時救援,幫助近千名群眾脫困。面對沙塵暴,烏恰縣民警在能見度不足1米的9級狂風中疏導車輛,救助群眾。他們以身體為盾,用使命守護,于極端環境中筑起溫暖的安全屏障。
在社會治理層面,新疆公安機關以“百萬警進千萬家”“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為抓手,深入排查矛盾風險,構建起覆蓋城市、農村、牧區的多元解紛體系。
在城市商圈,烏魯木齊市“花田義警”聯動商戶開展巡邏調解,糾紛類警情持續下降;在農村地區,輪臺縣“茶點調解室”以茶為媒化解千家憂心事,調解成功率達96.7%;在廣袤牧區,昌吉市“阿納爾”流動調解室深入天山牧場,行程數萬公里調解草場糾紛,實現“調解跟著牧民轉”。
這些創新實踐融合法理情,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筑牢了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基石。
揮利劍護公平、遞溫暖解急難。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新疆公安機關同樣不遺余力。
新疆公安機關全力優化營商環境,落實中央“民營經濟31條”及自治區50條法治化營商環境措施,以建立的110多個警企聯絡室為紐帶,創新推出“項目警官”“法治副礦長”等機制,既當“護航員”又做“服務員”,通過機制創新、服務下沉、多元共治,將警務力量融入企業發展的毛細血管,生動詮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深刻內涵。
新疆公安機關還建立涉企風險聯防機制,在嚴打違法犯罪的同時強化源頭治理,通過快速調解糾紛、閉環解決訴求等舉措,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之翼 智慧公安賦能現代化警務
70年新疆公安發展,不僅是一部忠誠史、為民史,也是一部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警務變革史。
2025年1月10日,中國人民警察節當天,新疆公安歷史實物館正式開館。展陳中,一排排老式自行車、一件件褪色警服、一臺臺手搖電話機與新一代警用無人機、智能AR眼鏡、移動終端交相輝映,勾勒出從“傳統警務”到“智慧警務”的時代變遷。這不僅是裝備的迭代升級,更是警務思維方式與運行機制的革命性飛躍。
新疆公安在科技強警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實現了警務理念、機制與效能的跨越式提升。這場深刻變革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現代科技與公安業務深度融合的系統性演進,體現著新疆公安機關順應時代潮流、銳意改革創新的勇氣與智慧。
科技強警,根基在傳承,核心在創新。新疆公安機關深刻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將科技創新置于公安工作全局的核心位置,制定并實施科技興警戰略規劃,大力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全面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的新型警務運行模式。
放眼天山南北,數據成為新警力,計算成為新戰力,科技賦能正持續釋放公安工作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效能。
阿勒泰地區公安機關積極適應新形勢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新要求,將無人機建設應用作為提升警務效能的新增長點,積極拓展實戰應用場景,構建“空地一體”立體化警務實戰新模式,推動無人機實戰應用效能最大化。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機關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核心抓手,全面部署上線警務協同系統,構建協同高效的警務體制機制,完善“一警牽動全局、全局支撐一警”的合成作戰模式。
科技賦能不僅體現在系統和裝備層面,還深刻改變了民警的日常執勤模式。一線巡邏民警配備新一代移動警務終端,實現人臉識別、車輛查控、信息核驗等功能一鍵完成;社區民警通過“互聯網+警務”與居民實時互動,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執法辦案民警運用智能筆錄系統、電子證據管理平臺,實現執法全過程規范化、可追溯。
科技創新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新疆公安機關牢牢把握這一原則,在推進科技強警戰略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無論是偏遠牧區的移動警務服務,還是城市社區的智能安防建設;無論是跨境貿易的便利通關,還是旅游警務的快速響應,科技應用始終與民生需求緊密相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在和田縣布扎克鄉,百歲老人阿瓦罕·麥提圖爾蓀通過視頻連線完成了身份證補辦。當民警送證上門時,老人拿出珍藏的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頒發的“安居證”,兩相對比,感慨萬千:“過去要用紅泥按手印,現在眨眨眼就辦好了?!崩先藰闼氐脑捳Z,折射出公安工作的時代巨變。
“新疆公安微警務”微信小程序作為全區統一線上服務平臺,已實現7類117項業務“一網通辦”,累計服務群眾4312.14萬人次,辦理業務863.24萬筆。臨時身份證申領、電子居住證辦理、出入境證件辦理預約等實現“60秒即辦”,戶籍類業務全面“一網通辦”,疆外戶口遷入全部“跨省通辦”。
這些數字背后,是科技賦能帶來的公安服務效能幾何級提升,是“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承諾的生動踐行。
縱觀新疆公安70年,科技已成為推動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面向未來,新疆公安機關將繼續深化科技強警戰略,構建更加科學、高效、智慧的現代化警務體系,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新疆、法治新疆提供堅強支撐。
70年風雨兼程,新疆公安用熱血鑄就忠誠,用創新引領發展,用服務溫暖民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新疆公安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護航天山南北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續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嶄新篇章!
來源丨石榴云/新疆日報
通訊員丨杜航 洪崗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