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工資到賬了!沒想到這么順利就解決了!”近日,羅某在新疆拜城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拿到3.6萬元欠薪后,激動地握著調解員的手連聲道謝。
前不久,拜城縣拜城鎮居民羅某到縣綜治中心反映:“本人于2024年8月3日至2024年8月12日在某工地從事土建工作,完工后,還有3.6萬元工資尚未結清?!?/p>
拜城縣綜治中心統籌信訪、住建、人社等進駐部門核實具體情況,及時聯系項目施工單位負責人及當事人羅某,調解過程中,相關進駐部門工作人員耐心疏導情緒、解讀法律法規、分析利弊關系,最終拖欠羅某的3.6萬元工資全部結清,從“四處奔波”到“一站解憂”,這樣的轉變正是拜城縣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生動實踐。
多機構融建 推動陣地建設規范化
拜城縣遵循“承載力強、人員集聚、資源集約、布局集中、功能集成”思路,立足方便群眾辦事、選址行政功能聚集區域,科學規劃功能分區,規范化建設綜治中心。
拜城縣按照“12347”思路細化功能建設,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為樞紐,合理劃分群眾接待大廳和矛盾糾紛調解區、勞動仲裁區、心理咨詢區等“一廳九區六室”總體布局,聚焦矛盾糾紛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2大職能”,采取常駐、輪駐、隨駐“3種模式”,納入訴訟服務、檢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信訪接待等4個中心,規范設置登記受理、信訪接待、訴訟服務、檢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心理咨詢、品牌調解等7個服務窗口,建成一中心統籌、多部門入駐、多中心合一、多功能集聚的綜治平臺。
同時,拜城縣采取“政法、公檢法司、信訪等6個政法維穩單位設崗定責、長期入駐;人社、住建、農業農村等11個行業主管部門固定崗位、人員輪換;其他職能部門和群團組織按需進駐、吹哨報到”模式,集成調處化解、訴調銜接、法律援助、困難幫扶、司法救助、心理輔導、勞動仲裁、法律監督、風險防范、治安防控等治理職能,強化矛盾糾紛化解責任鏈條,實現從“駐進來”到“聯起來”,做到空間上窗口“一攬子”受理,職能上事務“一站式”協調,周期上訴求“一條龍”服務,打造“全生命周期”式的社會治理綜合體。
在推進綜治中心聯動體系建設中,拜城縣同步推進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鄉(鎮)有效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矛調中心、司法所、基層法庭等現有陣地按照“一廳四室”(便民服務大廳、矛盾糾紛調解室、網格化指揮室、社會治安防控室、信息化建設應用室)運行布局,村(社區)依托“一支部三中心”,打造集約高效的綜治體系,努力破解人民群眾對更高治理水平的新期待與有限治理資源之間的矛盾,做到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步調上同頻、行動上同步。
多模式融治 推動中心運行實體化
2月18日,群眾翟某到縣綜治中心反映:“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1月13日,其本人和同事吳某在拜城縣某煤礦項目部務工,完工后,老板以各種理由拖欠2人工資1.44萬元”。
了解情況后,縣綜治中心立即指派應急、人社等進駐部門與煤礦項目部負責人溝通聯系,督促該負責人及時結清翟某等人的工資。
當日下午,翟某高興地來到綜治中心,對工作人員說:“你們的效率真高,沒想到上午反映的訴求,下午工資就到賬了,真的謝謝你們”。
拜城縣持續在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溝通左右、聯通上下的“中樞”作用,以一體化思維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推動部門協同,集中力量解決社會治理重大問題、突破薄弱環節。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總結工作、解決問題、布置任務;每月與進駐單位會商交流、分析形勢、完善措施、推動落實。依托社會治理綜合服務平臺,建立“統一登記、線上流轉、全程跟蹤”的閉環管理機制,健全綜治事務“收、報、流、轉、辦”五步流程,綜治中心統一研判,調配、指派相關部門流轉辦理,統一政策口徑、組織指揮、措施方法,實現信息集合、人力整合、職能融合。
拜城縣積極搭建“專業力量+行業部門+群防群治”的綜合治理網絡,充分挖掘“兩代表一委員”、退休干部、金牌調解員等專業力量,打造專業解紛隊伍,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兩新組織”、律師隊伍等參與,形成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的“軍團”,統籌調動網格員、法律明白人、四老人員、人民調解員等群防群治力量,組建“社情民意通、守望巡邏隊、法治宣講隊”等群防隊伍,推動治理體系格局由“松散碎片化”向“聚合整體性”轉變。
多機制融匯 推動治理體系現代化
“過去,群眾遇到糾紛常常要跑多個部門,如今,‘進一扇門、解萬般事’成為現實。近年來,拜城縣堅持村級‘前端排查’、鄉級‘中端化解’、縣級‘末端兜底’的思路,統籌資源、人員、工作、信息,聚焦矛盾糾紛化解、社會治安風險防控“兩大職能”,積極構建‘一站式’受理、全方位融合、一攬子化解的工作格局,切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風險防控在源頭。”拜城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勇峰說。
“單打獨斗行不通,攥指成拳力量大!”拜城縣通過“定期會商、協作配合、研判預警、協調調度、跟蹤問效”五項機制,推動多部門從“各自為戰”轉向“聯合作戰”。
每月召開聯席會,圍繞矛盾風險、信訪問題、治安隱患進行會商研判,深入分析轄區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形勢,協調解決重要事項,今年拜城縣已化解矛盾風險1410條。明確“行業職責+中心任務”雙責任,由綜治中心統一領導、指揮、管理、調度、協調,確保事事有人管、環環有人抓、件件抓到底。拜城縣綜治中心定期組織進駐部門、屬地鄉鎮分批次、分領域、分區域對綜治工作進行全量過篩、周期解析,動態掌握治安形勢,逐級把好預警關口,及時消除治安風險。以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依托社會治理綜合服務平臺,用好多元解紛模塊,建立“糾紛統一受理、問題統一交辦、情況統一反饋”機制,推動矛盾風險前端預警受理、中端平臺分流、后端聯動化解“全生命周期”閉環。
從“矛盾中轉站”到“問題終點站”,拜城縣綜治中心正在繪就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善治畫卷。
“群眾的笑臉,就是我們最大的成績!”張勇峰說。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侯利業 候承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