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專題輔導講座現場。石榴云/新疆法治報記者 房佳偉攝
為推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學習宣傳、貫徹實施,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能力,2月25日,新疆法學會邀請《條例》起草、論證、審議等部門的負責同志、學者作專題輔導。
輔導以視頻會議形式進行,全區地、縣、鄉三級從事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人民調解員、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普法志愿者代表以及法學會干部共2萬人參會學習。

克拉瑪依市組織有關人員在分會場聆聽講座。受訪單位供圖
此次輔導分兩部分,自治區人大法工委社會立法處處長劉璨圍繞《條例》制定背景和意義、制定的過程、《條例》主要內容進行解讀;新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李夢陽圍繞《條例》的實踐價值和運用,通過案例分析+釋法宣講的形式進行授課。
自治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新疆警察學院法律系副主任曹斐表示:“此次輔導為我們學習好運用好《條例》開出了‘良方’,真是一場‘及時雨’。”昭蘇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吐爾遜那依·馬力克說:“這種理論+案例的多維度輔導,讓法律從‘紙面’落到了‘地面’、走進了社會生活。我們將深入貫徹《條例》精神,科學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筑牢基層善治根基。”
今后,新疆法學會將立足基層法治建設,依托基層服務站點和自治區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鼓勵各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條例》宣傳普及工作,推動全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高質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