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1月15日,自治區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聞通氣會在烏魯木齊舉行,自治區黨委政法委與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向社會通報2024年以來我區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舉措及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2024年以來,全區政法機關立足職能職責,錨定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全鏈條發力,在深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50條措施》基礎上,出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5年)》,以強有力的政法擔當釋放法治效能。
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建軍主持新聞通氣會時說:“這一年,全區政法機關小切口發力,堅持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既不自我設限、裹足不前,又不好高騖遠,真正改善經營主體感受,切實提振投資發展信心。”
新疆公安機關破獲合同詐騙、商業賄賂、強迫交易、虛假訴訟、串通招投標等各類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案件2940起,挽回經濟損失98億余元。
新疆檢察機關起訴民營企業關鍵崗位人員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利用職務便利實施的涉企犯罪106人,同比上升71%,依法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辦理涉企民事監督案件477件,公益訴訟53件,制發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111份。
新疆法院系統暢通涉企訴訟案件“綠色通道”,審結涉企案件18.24萬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90.1%。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加快涉企糾紛辦案進度,設立民商事速裁快審團隊462個,平均審理期限降至30.4天。積極推動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執行案件清理工作,采取交叉執行、提級執行、協同執行等措施加大執行工作力度。
新疆司法行政行關統籌律師、公證、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深入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開通公證機構“中小微企業綠色通道”,推動仲裁參與化解合同和財產權益糾紛,提供優質高效的利企便民公共法律服務。
新疆政法機關依法開展涉企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采取交叉互檢和重點督導方式,專項整治接報立案不規范、調查取證不規范、強制措施適用不當等企業詬病的執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案件1583起,問題整改率達95.97%。
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容易滋生執法司法腐敗、執法司法質效不高等重點領域、重點執法司法環節及重點案件,從4類案件7方面對烏魯木齊市等4個地州市開展專項檢查,推動依法糾錯整改155件,進一步規范各政法單位執法司法行為。
全面開展經濟犯罪案件“掛案”清理,累計清理案件70余起。加大長期未結訴訟案件、久押不決案件辦理力度,通過“清積降存”清理超2年以上長期未結案件277件。
堅持立改廢釋并舉,持續加強政府規章審修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對本系統本地區各類限制企業平等競爭的不合理規定及時提出清理建議,妨礙企業公平競爭的制度壁壘逐步被打破,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得到進一步降低。
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職能,深入開展“一起益企”活動,依托“法官(檢察官)聯絡室”“警企聯絡室”累計開展法治宣傳近500場次,走訪企業3000余次,組織“線上+線下”法律咨詢2000余次,化解涉企矛盾糾紛千余起。
聚焦企業法治需求,從合法經營和源頭治理角度提出解決辦法,幫助企業防范法律風險。主動對接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才建設需求,制定相關辦法,為在新疆自貿試驗區工作的外籍人才提供口岸通關、境內停居留、社會綜合服務等方面的便利政策支持。
“今后,全區政法機關將繼續秉持‘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案案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的工作理念,進一步加大法治化營商環境優化力度,推動構建更加安定和諧、競爭有序、公平正義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支撐。”王建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