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編者按: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保障作用。2024年以來,新疆政法機關立足職能,充分發揮法治的規范、引領和保障作用,從完善政策法規、深化體制改革、打擊違法犯罪、規范執法司法、拓展職能作用、健全監督保障等方面,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取得階段性成效。為此,人民網新疆頻道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新疆政法在行動”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24年,新疆法院系統積極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良好法治生態。
完善保障制度 攻堅“堵點”
制度建設是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基礎。2024年以來,新疆法院系統部署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行動,強化制度保障,制定出臺《落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行動二十條措施》等系列配套文件,推進各項助企、惠企措施落地落細。并與自治區工商聯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共商優化營商環境,充分征求企業的法治需求及意見建議,提升司法服務保障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依法行政與優化營商環境緊密相連。新疆法院加強對土地資源、城建拆遷、治安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案件的司法審查,不斷提升執法法治化水平,促進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開展“零距離行政法治課”庭審示范觀摩活動,通過以案釋法,努力實現“審理一案、指導一片、規范一類”。
提升破產審判質效 破解“難點”
為化解破產未結案件,釋放和盤活企業資產及相關生產要素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新疆法院系統發揮破產重整、和解作用,幫助有挽救價值的企業重獲新生。2024年以來幫助23家企業重整,盤活資產價值約24.85億元,安置職工1600余人,協助繳納稅金4800余萬元。
聚焦執行難問題,新疆法院系統牢固樹立“案款發放無小事”理念,自上而下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具備發放條件的案款在15個工作日內發放,及時兌現市場勝訴權益。通過交叉執行,逐步攻克一批“執行積案”和“骨頭案”。
新疆法院系統秉承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依法審慎適用強制性措施,嚴格規范查封、扣押、凍結等執行措施,對關系企業生產經營的生產車間、機器設備、生產資料等,靈活采取“活封措施”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多舉措護航營商環境 推進“重點”
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加強涉外法治建設,高效率化解矛盾糾紛……新疆法院系統多舉措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出臺《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辦案指南(試行)》,推進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有效執行。
——制定《關于進一步推進民商事案件繁簡分流的工作指引》,加快涉企糾紛辦案進度,最大程度杜絕和減少超審限案件,全疆法院法定審限內結案率超90%。
——印發《關于加強涉外審判工作融入涉外法治建設的意見》,出臺《關于為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試行)》等文件,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充分發揮非訴機制作用,對接特邀調解組織2871個、特邀調解員4727名,訴前調解成功率91.42%。
厚植沃土興萬木。為營造更加公平、公正、快捷、高效、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新疆法院系統步履不停。(陳新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