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編者按: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保障作用。2024年以來,新疆政法機關立足職能,充分發揮法治的規范、引領和保障作用,從完善政策法規、深化體制改革、打擊違法犯罪、規范執法司法、拓展職能作用、健全監督保障等方面,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取得階段性成效。為此,人民網新疆頻道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新疆政法在行動”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需要法治護航。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司法廳聚焦市場主體法治需求,積極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再優化”。
在完善營商環境制度保障方面,自治區司法廳審修完成《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等6部涉營商環境立法項目。對《自治區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投訴處理暫行辦法(送審稿)》等30余件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對明顯滯后于社會實際情況、不適合繼續適用的9部地方性法規提出廢止建議,并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提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
在加強營商環境監督保障方面,自治區司法廳研究起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指引(試行)》,探索建立自治區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運行機制,拓寬行政執法監督渠道。制定印發《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建設實施方案》《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法治建設工作2024年工作要點》,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助力企業更好融入世界市場。
在優化營商政務環境方面,自治區司法廳優化公證服務,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規范司法鑒定,推進司法鑒定意見書統一賦碼。據悉,全疆共辦理“跨省通辦”公證業務424件,新設辦證點10余個,依托辦證點受理辦結的公證業務同比增長28.7%,支持44家公證機構開通“中小微企業綠色通道”。
在涉企專項法律方面,自治區司法廳開展了“公證減證便民提速”、“一起益企”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月”等活動,為辦證“減負”,為企業送法,法治化營商環境更顯溫度。
為守好依法行政“生命線”,自治區司法廳在全面提高執法能力的基礎上,推行柔性執法,持續提升執法質量。21個自治區行政執法部門制定并公開“四張清單”,其中,不予處罰事項355項,從輕處罰事項117項,減輕處罰事項41項,免于行政強制措施事項6項。
同時,自治區司法廳發揮糾紛調解職能,促進涉企糾紛及時解決。全疆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中心96家,鄉鎮(街道)建立矛調中心1000余個。截至目前,全疆人民調解成功率98.65%,履行率86.89%。
為促進全疆法律服務資源均衡發展,自治區司法廳在和田地區設立2家司法鑒定機構,在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伊犁州、烏魯木齊市設立4家司法鑒定機構,核準在和田市、喀什市、庫車市等地公證資源不足區域設立13家公證機構辦證點,法律服務資源向欠發達地區輻射。(陳新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