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石榴云/新疆法治報記者 古雪麗 通訊員 李小進 宋印銳 古力娜爾·杰俄斯)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糾紛化解平臺建成;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人民法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巡回法庭成立;“法智谷”涉外法律服務大數據平臺(新疆·喀什)上線;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揭牌??????
一年來,我區政法各部門積極探索創新,集聚優勢資源,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注入法治動能。
今年7月,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人民法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巡回法庭審理一起標的額為2億余元的涉企借款糾紛案件。法官通過走訪了解到,兩家企業均有實際困難,于是根據雙方需求結合案情制定切實可行的調解方案,并成功結案。
一年來,我區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全面提升涉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案件審判質效。
霍爾果斯市人民法院專門成立了涉外審判領導小組,并設立涉外審判合議庭,專門審理涉外案件。同時,推行跨境訴訟服務機制,依托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為跨境訴訟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指引、查詢、委托見證、登記立案、網上開庭等服務。
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自成立以來,有紡織服裝制造、新能源材料、跨境電商等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和經營主體進駐。喀什市人民法院經濟開發區人民法庭工作人員走訪了解涉企訴訟、行業調解等情況,圍繞企業司法所需答疑解惑。
“我們還在轄區設立了2個法官聯系點,暢通企業和員工訴求表達渠道,及時介入并化解糾紛。”喀什市人民法院經濟開發區人民法庭庭長宋鴿介紹,今年1月至今,該法庭共化解涉企糾紛300余件。
企有所需,警有所為。我區公安機關在提升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安全保障水平、推進公安政務服務便利化、維護公平可預期的投資環境等方面下足功夫。
霍爾果斯市公安局結合轄區特點,整合城區警力資源,發揮各警務室與巡邏防控大隊片區中隊“交叉任職”優勢,構建多警聯勤聯動格局;喀什地區和烏魯木齊市公安機關先后在所轄片區成立“警企聯絡室”,全方位幫助企業解難題、紓困境、助發展;各地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削減辦事環節,實現審批全程“一窗通辦”。
不久前,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出臺《新疆檢察機關服務保障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23條措施》,進一步明確檢察環節服務保障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方向和路徑,提升檢察機關服務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動性。
一年來,新疆檢察機關主動掌握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類法治需求和經營主體的法律訴求,扎實開展專項行動,烏魯木齊市、喀什市、霍爾果斯市三地檢察機關分別在轄區工業園區內建立“檢察護企”法律服務站,以“四大檢察”綜合履職,切實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
隨著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發展,各片區積極探索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形成訴訟、調解、仲裁有序銜接的爭議解決新格局。
發展近一年來,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糾紛化解平臺(以下簡稱“聯合糾紛化解平臺”),已成為合作中心經營主體化解矛盾糾紛的首選地。據了解,該平臺主要為合作中心內的中外群體提供糾紛調解、法律咨詢、公證、訴訟等法律服務和保障,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聯動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
“聯合糾紛化解平臺運行至今,共受理涉合作中心民商事案件200余件(其中涉外案件78件),訴前調解糾紛400余件,辦理涉外及涉合作中心公證案件800余件,保護了中外經營主體合法權益。”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糾紛化解平臺負責人、霍爾果斯市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任利軍介紹。
11月22日,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首屆中國企業“走出去”機遇與風險應對交流會在烏魯木齊市舉辦,交流會取得了預期成效。
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機遇與挑戰同在、希望與困難并存。一年來,我區司法部門緊扣建設需求,有序推進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綜合行政執法行為,指導推動各片區法治保障工作同向發力、同步發展。
今年7月,喀什地區司法局牽頭落實法治建設專項工作組的工作任務,以建設喀什地區周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國際法務中心,打造涉外法律服務新高地為建設目標,建成了“法智谷”涉外法律服務大數據平臺(新疆·喀什)。平臺可實現企業、律所、法律法規、案例等全量數據資源線上匯集和使用。目前,喀什地區的律師事務所、具有辦理涉外公證資質的公證處、鑒定機構、仲裁機構已入駐該平臺。
進一步破解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難題、探索運用數字技術推進跨部門智慧法律監督、嘗試建立涉外案件專業調解隊伍。當下,我區政法各部門還在持續更新舉措,做實服務,確保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進程在法治軌道上不斷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