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近日,喀什地區頻頻出現冒充“領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案件,詐騙分子使用和“領導”相同的微信頭像博取財務人員信任,從而騙取單位、企業錢財。
11月5日22時27分,英吉沙縣公安局接到報警,一家公司的財務人員高女士懷疑自己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涉及的對公賬戶資金高達2億多元。該局反詐中心民警立即趕到被害人所在公司開展調查。
經查,高女士當天早上前往異地出差時,昵稱為“**速遠”的微信好友把高女士拉進“岳英公司工作群”,高女士在群里看見了公司“經理”,由于頭像、昵稱等信息與經理一致,一開始,高女士并未懷疑。隨后,“經理”在群里發送了一張截圖,對高女士說,需要即刻往某公司賬戶轉賬近500萬元。
由于轉賬金額巨大,高女士打電話向經理核實,結果經理表示壓根不知此事,高女士這才確定遭受詐騙,隨即拉黑騙子。誰知當晚,高女士出差回到辦公室后,發現工作電腦有被侵入的痕跡,所有文件材料都被刪除,她懷疑與早上的事有關,隨即報警。
民警到達后,對該公司電腦進行斷網、殺毒等處理,隨后要求高女士不要接聽任何人的電話。經查,公司賬戶內的錢財一分不少,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隨后,民警將高女士的手機和公司電腦送往公安機關進一步深挖調查。
“感謝民警及時趕到我們公司保住了30萬元資金,這筆錢對我們公司來說很重要!”11月10日,談起不久前發生的驚險一幕,伽師縣某工程公司負責人程總仍心有余悸,他說:“這次教訓十分深刻,公司將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反詐宣傳教育,不能再掉以輕心。”
原來,該公司財務人員努女士前不久收到一條QQ好友添加請求,姓名和程總一模一樣,努女士遂通過了好友申請。隨后,“程總”將努女士拉進一個群,群里除了她以外,還有公司的其他領導,大家每天都在群里探討公司的采購事宜。
沒多久,“程總”便詢問努女士公司賬戶上的余額,并表示有一筆款項需要支付。隨后,他發給努女士一個賬號,要求她立即轉賬,可當努女士詢問錢款具體項目時,“程總”未正面回答,只是一個勁催促其辦理。努女士雖有疑惑,還是準備按照其指示轉賬。
“錢還沒轉吧?對方是詐騙分子!”千鈞一發之際,接到預警推送信息的伽師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及時趕到,阻止了努女士的轉賬行為。得知還未轉賬,民警這才放心。隨后,民警告知努女士及公司負責人這是典型的冒充領導詐騙財務人員的騙術,并向其介紹了多起類似的詐騙案例。

11月13日,莎車縣公安局成功勸阻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挽回企業經濟損失近400萬元。
當日,莎車縣某公司財務人員王女士在上班期間,同樣被公司“領導”拉入一個微信群,王女士加入微信群后發現,公司另外一名領導李某也在群內,因二位領導的微信頭像、昵稱均與公司領導實際使用的一致,王女士未有懷疑。
隨后,群內兩名“領導”詢問了王女士公司賬目余額,她隨即如實告知。“領導”立即以急需轉賬為由,要求王女士向指定賬戶匯款近400萬元。因金額巨大,王女士想向公司領導電話求證,但多次撥打均未能接通,而此時,微信群里的“領導”不斷催促。一番思想斗爭后,王女士給莎車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打電話求助,民警立即告知王女士可能遇到了電信網絡詐騙。隨后趕到現場,對王女士使用的電腦進行檢查,發現當日中午電腦被侵入并植入木馬病毒,詐騙分子通過遠程操作其辦公電腦進行詐騙。民警迅速對王女士的電腦進行殺毒處理,并向王女士及全公司工作人員開展反詐培訓。
在此,民警提醒廣大企業負責人,該類詐騙手段主要針對企業財務人員,其制作木馬病毒程序并偽裝成文件,通過企業郵箱群發傳播,待財務人員打開程序致電腦中毒后,再控制企業工作電腦登錄聊天工具,伺機實施詐騙行為。
針對這類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民警發布防騙辦法:
1.企業單位要對工作電腦安裝殺毒軟件,并定期進行全盤殺毒,發現病毒后立即斷網并重裝操作系統。
2.公司員工應隨時對QQ、微信、釘釘等聊天軟件的好友身份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偽裝的詐騙賬號,并即刻刪除,然后更改聊天軟件登錄密碼。
3.遇到領導或者客戶在聊天軟件中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定要通過撥打當事人電話或見面的方式進行核實,同時提高AI識別能力,防止遭遇AI換臉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