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加快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疆平安網訊 今年是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10周年,如何進一步落實好“兩山”理念,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11月12日,全國法院生態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會議在“兩山”理念發源地浙江湖州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出席會議并講話。
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到環境資源審判全過程各方面,加快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張軍提出四方面要求——
做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要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自覺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綱”和“魂”融入環境資源案件審理始終。要聚焦審判執行主責主業,把嚴格依法辦案作為基礎和前提,努力通過司法審判推動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及時修復,促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要善于從審判看全局、以審判促治理,通過完善司法政策、辦理具體案件、提出司法建議等,推動黨中央關于美麗中國建設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要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敏于發現環境資源案件涉及的安全因素和風險,促進守牢生態安全紅線。要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把打擊、震懾、預防、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引導行為人做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修復,把恢復性司法理念落到實處。要一體做實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被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充分發揮侵權責任制度的損失填補、損害預防等功能,把救濟做實做細。要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既要聚焦生態環境新興領域強化司法政策供給和裁判規則指引,也要防止脫離實際機械辦案,以有力保護促推更好發展。
深化改革創新。要持續完善環境資源審判組織體系,以最有利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最有利于當事人環境權益維護、最有利于案件公正高效處理為原則,在審判機構科學管理上下功夫,在案件受理相對集中上下功夫,在案件審理“三審合一”上下功夫。要持續完善環境資源審判規則體系,精準有效加強司法規則供給,全力支持、配合生態環境法典立法,積極參與生態環境司法國際規則體系建設。要持續完善環境資源審判輔助體系,健全專門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加快推進環境資源審判“智庫”建設,形成環境資源保護合力。
抓實科學管理。要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壓實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責任,完善符合環境資源案件特點的科學管理,樹立強調公正司法、強調審判質量、強調以案促治效果的導向。要持續加強專業化審判能力建設,適應“三審合一”需要,加快推進專家型、復合型人才梯隊建設。要堅持嚴管就是厚愛,全面梳理各環節風險點特別是隱藏性強的風險點,針對性完善審判權力運行和監督制約機制,把專業性很強的審判工作監督與管理落到實處。
會議通報表揚了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成績突出的49個集體和99位個人。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成國,湖州市委書記陳浩致辭。全國人大代表方蘭、劉銳、張天任、陳愛雪,全國政協委員朱列玉、黃寶榮結合履職實際發言,對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意見建議。李紅建、朱新力、姚麗青、呂濤、鞏富文結合轄區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實際作交流發言。
最高法黨組成員、副院長楊臨萍主持會議。浙江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占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部門負責同志,環境法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代表,最高法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各高院、部分中院分管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院領導和環境資源審判庭負責同志,環境資源法庭負責同志,浙江省、湖州市法院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