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這就辦好了嗎?這么快!”近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立案訴訟服務中心,本報采訪組一行看到,一民營企業負責人在幾分鐘內就辦好了立案手續,對喀什中院高效便捷的訴訟服務連連稱贊。
這得益于喀什地區兩級法院專門開通的民營企業訴訟案件“綠色通道”。
在喀什中院訴訟服務大廳,一塊“綠色通道”提示牌格外醒目,這里有專人審核材料,一次性全面告知補正事項及期限,線上線下立案效率大幅提升。2023年以來,“綠色通道”已服務當事人8000多次。
據了解,2019年以來,喀什地區兩級法院全力推動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整潔、明亮、科技體驗感強,一站式的訴訟服務“一鍵加速”,消除訴訟障礙,方便當事人到法院解決糾紛。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喀什中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結合“一站式”建設成果,制定一系列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措施,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為喀什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協同保護地理標志
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烏蘇啤酒,是新疆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烏蘇啤酒公司自1986年開始生產、銷售“烏蘇”牌啤酒,長期使用“紅+白”設計的包裝、裝潢。2023年7月,烏蘇啤酒公司發現喀什市場上出現“烏蘇河”牌啤酒,該啤酒也采取“紅+白”設計的包裝、裝潢。
烏蘇啤酒公司指控烏蘇河啤酒釀造集團有限公司構成商標侵權以及不正當競爭,訴請喀什中院判令其停止生產銷售標識有“烏蘇河”牌商標以及“紅+白”設計包裝、裝潢的啤酒,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150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因本案原被告各持有的商標均為注冊商標,故在民事侵權案件中不作評價,由雙方遵循行政程序解決爭議。關于不正當競爭問題,原告包裝、裝潢因長期使用,具有識別商品來源的功能,被告無正當理由將近似的包裝裝潢使用在類似商品上,具有不正當性,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所規制混淆類不正當競爭行為,應當予以制止。在判賠金額方面,在無法證明烏蘇啤酒公司損失或烏蘇河公司盈利具體數額的情況下,綜合考慮烏蘇啤酒公司維權開支,結合烏蘇河公司的經營規模、侵權時間、范圍,酌情確定賠償損失數額為50萬元。
承辦法官介紹,個別小企業為減少成本,采取搭便車、傍名牌的方式,突破守法經營的底線,破壞市場公平競爭規則。本案對引導日常消費品市場經營者樹立守法經營意識具有一定的指引意義。
“喀什地區有著豐富的人文地理環境,喀什地區兩級法院積極加大對地理性特殊標志的保護力度,依法為市場主體注入活力、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活力,提供優質的法治保障和服務。”喀什中院民二庭副庭長苗艷紅對本報采訪組一行說。
伽師縣是我國最早培育新梅的地區之一,這里的新梅口感潤滑、香甜濃郁。全國每5顆新梅中就有3顆來自伽師縣。目前,伽師縣已建成我國最大的新梅產銷基地,伽師縣也是全國最大的單品甜瓜產銷基地。
為進一步加強伽師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助推“伽師新梅”“伽師瓜”等伽師特色農產品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喀什中院、伽師縣人民法院近日召開“加強伽師地理標志協同保護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
喀什中院副院長張宏明向本報采訪組一行介紹,今年7月以來,喀什中院深入伽師縣新梅收購加工企業調研,面對面收集和解答企業面臨的問題及困難,與地縣兩級市場監督管理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就推進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建立聯席機制。在前期梳理企業經營具體問題的基礎上,制作了《喀什地區兩級法院加強伽師地理標志協同保護 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企業咨詢問答摘錄》,以點帶面解決企業共性問題及困難。
除了伽師新梅,喀什中院還指導疏附縣人民法院等基層法院加大對農產品地理標志申請注冊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的協助力度。如今,“木亞格杏”“疆果果”“烏帕爾櫻桃”等商標成功注冊,相關產品已入駐各旅游景點,獲得消費者青睞。
喀什中院實行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突出涉公共利益案件的嚴格保護理念。近年來審理的案件中,只要涉及食品、家用電器、化肥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一律根據不同情形適用2至5倍懲罰性賠償,提高違法成本。
2023年以來,喀什地區兩級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案件103件,審結100件。針對侵害“伊力”等全國馳名商標和KTV、音樂會所等文體娛樂行業侵害原作品著作權相關案件大量進入法院的問題,喀什中院及時發出司法建議、發布典型案例,促進主管部門加大行業治理力度,通過行業治理,同類案件直線下降,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堅持善意文明執行
快審快結涉企案件
既要考慮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又要考慮被執行人的實際困難,怎么辦?
在處理一起勞務合同糾紛執行案件中,依照申請,喀什中院凍結了被申請人莎車縣某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名下基本戶資金,后被申請人以發放工人工資、結算工程款等為由,申請保全財產置換,申請人莎車縣某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以銀行反擔保函為擔保,喀什中院依法解除對該公司基本戶的查封,緩解了該公司的資金困難,既讓工人及時拿到工資,又避免企業因法院執行而造成經營困難。
“為創新涉企服務舉措,喀什地區兩級法院深化府院聯動、法企聯動,給涉訴企業更好經營吃下‘定心丸’。”喀什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劉進對本報采訪組一行說。
企業因糾紛導致訴訟被依法財產保全,在解決糾紛過程中,為避免因訴訟財產保全而影響企業經營的問題,喀什市人民法院組織企業代表座談調研,傾聽企業心聲,引入保險公司現場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擔保業務。同時,將融資擔保公司引進訴訟服務中心現場開展反擔保工作,既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又降低了對被保全人的影響。
“涉訴企業提供相關手續材料后,我們在1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立即提供足額銀行存款或反擔保函。”喀什市鑫澤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說。
在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喀什地區兩級法院堅持善意文明與強制執行相融合,不斷提升執行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岳普湖縣某公司因建設施工合同糾紛被起訴,經一審、二審后,判決其應向原告楊某支付工程款50萬元。進入執行程序后,岳普湖縣人民法院向該公司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相關法律文書,同時執行法官向該公司負責人釋明拖延履行、拒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將會面臨不利后果,該公司在規定期限內主動履行了50萬元的付款義務。為肯定該公司履行判決義務的行為,岳普湖縣法院向該公司出具了《結案證明書》,最大限度消除失信懲戒對被執行人的不良影響,護航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
據了解,為進一步縮短涉企案件辦理流轉周期,加快涉企訴訟案件審理周期,目前喀什地區兩級法院已成立42支速裁團隊,并安排專門合議庭對涉企速裁糾紛案件快審快結,提升涉企案件辦理效率。
“喀什地區兩級法院已完成與工商聯、知識產權局等66家單位的‘分對分’對接工作,將59個特邀調解組織納入特邀調解組織名冊,建立類型不同的調解組織,大力開展在線調解工作。2024年以來委派案件2868件,形成行政調解、行業調解、人民調解等多元解紛合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張宏明說。
暢通涉企訴求渠道
提升多元解紛質效
2023年11月11日,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揭牌成立。作為該片區的核心,喀什經濟開發區肩負著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使命,經開區人民法庭應運而生。
近日,本報采訪組來到這個“年輕”的人民法庭。在這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便民自助立案區、審判區及法官工作區等功能場地一應俱全。
經開區人民法庭庭長宋鴿介紹,法庭在轄區設立兩個法官聯系點,暢通企業和員工訴求表達渠道,及時介入化解糾紛。
今年5月,先后有11名貨車司機到經開區人民法庭求助,稱某運輸公司拖欠其40多萬元運費。宋鴿立即聯系某運輸公司,了解到這家公司處于創業初期,業務量少、回款情況不佳,難以在短期內一次性付清全部運費。貨車司機的合法權益要保護,企業的實際困難和未來發展也要考慮,宋鴿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開展調解。
調解中,宋鴿建議,運輸公司在確保日常運營的前提下,按比例向貨車司機分期支付運費,一年內還清。此建議得到雙方當事人一致認可,調解協議達成。經開區人民法庭持續跟進,督促某運輸公司按期還款。
隨著新疆自貿試驗區喀什片區的快速發展,區域內糾紛類型日漸增多,呈現法律關系復雜、涉案主體多元的特征,經營主體對權利救濟便利化和糾紛解決方式多元化有迫切需求。
今年5月,經開區人民法庭聯合深圳市藍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調解中心,試行涉外民商事糾紛委托調解機制,對轄區內適宜委托調解的涉外民商事糾紛,啟動非訴調解程序,實行訴前委派調解、訴中委托或訴中邀請調解,同時建立“域外法查明直通車”,將該中心查明系統納入法庭信息化建設,為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域外法律查明服務。
近兩年來,喀什中院持續深入開展“法官進民企”活動,通過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了解民營企業經營發展狀況,針對企業司法需求和面臨的法律風險,通過普法宣傳、典型案例、發放法律風險提示等方式,提供精準有效的法律服務,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提升風險防范和維權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我們經常面臨各方面的法律風險。法律風險提示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能夠幫助我們有效規避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也進一步督促我們依法經營。”當地一位企業家對本報采訪組一行說。
數據顯示,喀什地區兩級法院每季度開展法官進園區、進企業活動,主動走訪園區、企業15次,法律宣傳30多場次,發放法律風險提示書500多份,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營造了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