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在距離沙雅縣30公里的紅旗鎮,各村村民都知道,遇到矛盾糾紛去沙雅縣人民法院紅旗人民法庭解決。
紅旗人民法庭是阿克蘇地區率先推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入駐機制的基層人民法庭,其助推沙雅縣成功創建全國“法律明白人”作用發揮工作試點,法庭建設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 做實指導調解法定職能”典型案例。
紅旗人民法庭“火出圈”有何訣竅?
精準施策 止糾紛于前端
“最近家里都好吧?”10月14日,紅旗人民法庭庭長艾力塔比爾·艾海提和同事到阿某家走訪。
看到兩個月前鬧離婚的兩口子,如今和睦相處,艾力塔比爾很欣慰,還為一家人拍了全家福。
阿某的丈夫買某愛喝酒,經常酒后鬧事,阿某意見很大。兩個月前的一個深夜,買某喝醉回家,跟阿某吵架,阿某忍無可忍,第二天就到紅旗人民法庭找艾力塔比爾,表示要離婚。
艾力塔比爾運用“婚姻家事調解五步法”制定調解方案:先勸慰阿某回家休息,然后找買某聊天,得知他不想離婚,且有悔過之意,便指導其將手機里一家人的日常照片做成小視頻,囑咐他隔天帶著阿某和孩子來法庭。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來到法庭調解室,剛進門,調解室的電子屏就開始播放一家人的視頻,幸福的畫面讓阿某動容。
“親愛的爸爸媽媽,和你們在一起,我就是最幸福的寶貝!”這時,孩子的一番話,讓阿某流下眼淚。
艾力塔比爾順勢對買某開展批評教育,買某當場向阿某承諾,以后少喝酒,多分擔家務、多關心家人。兩人的矛盾就此化解。
針對轄區婚姻家庭矛盾多發情況,2022年,紅旗人民法庭探索推行“婚姻家事調解五步法”,即給爸爸媽媽寫一封信、回憶快樂時光、感受悲傷離別、算清離婚成本、給予冷靜期并定期回訪,引導夫妻雙方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培育好家風。
紅旗鎮多勒昆村的買某某經常跟妻子鬧離婚。紅旗人民法庭法官通過“婚姻家事調解五步法”對夫妻二人進行調解,讓兩人冰釋前嫌。之后,在法官的鼓勵下,買某某開辦養殖場,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2022年以來,紅旗人民法庭依托“婚姻家事調解五步法”挽救72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靶向發力 抓源頭治未病
簽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交易過程中存在哪些法律隱患?近日,紅旗人民法庭法官在紅旗鎮巴扎村田間地頭開展普法宣傳和安全提示。
在紅旗人民法庭繪制的2024年第三季度“紅黃綠”三色預警圖中,巴扎村標注為黃色。經調查梳理,農忙季節,巴扎村農產品交易頻繁,經濟糾紛數量較多,預防、化解力度有待加強。
自2022年以來,紅旗人民法庭構建“紅黃綠”三色預警機制,按季度動態監測鄉(鎮)、村訴訟案件增量,對10件以上的紅色預警村靶向施治,對10件以內的黃色提醒村研判預警,對無案件的綠色鞏固村常態釋法。根據矛盾糾紛監測情況,有針對性地向相關鄉鎮提出司法建議書、預警方案。
今年第一、二季度“紅黃綠”三色預警圖中,紅旗人民法庭法官發現,轄區有70余起案件異常,顯示在多個村的手機、電動車、牛羊買賣中存在欺詐行為。
法庭及時形成匯報材料,由沙雅縣人民法院向縣委專題匯報,并成立專班,一方面打擊違法犯罪、開展矛盾糾紛化解,一方面拍攝普法教育短片,成功遏制轄區此類案件多發頻發勢頭。
2024年7月,紅旗人民法庭發現,今年受理的涉及多個村的合同糾紛案件被告均為紅旗鎮某勞務派遣公司。
相關案件暴露出,該勞務派遣公司提供的合同模板過于簡單,對雙方權利和義務規定不明確,如務工人員下班時間和給付勞務費的時間不明確。
隨著土地流轉面積的不斷擴大,近兩年,紅旗鎮不少群眾外出務工。為更好保護轄區群眾的合法權益,紅旗人民法庭向紅旗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制發司法建議,建議其提高勞務派遣公司員工綜合素質、協助勞務派遣公司規范合同模板、定期開展法治培訓。
“針對矛盾糾紛頻發的村,我們采取集中培訓、巡回審判方式,廣泛開展‘訂單式’普法教育,營造良好法治氛圍,筑牢平安鄉村根基。”艾力塔比爾說,自2022年三色預警機制運行以來,紅旗鎮先后創建7個“無訟村”。
培育人才 壯大普法力量
“大家都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但具體條款不一定了解,你們要多學多用,幫助群眾解決法律難題。”10月14日,在紅旗人民法庭一月一次的“法治大講堂”上,艾力塔比爾對紅旗鎮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開展法律知識培訓。

2021年,紅旗人民法庭推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入駐人民法庭機制,吸納司法、信訪、婦聯等15個部門駐點調處,組織108人建立鄉、村人民調解員隊伍,實現村村都有調解員、解紛網絡全覆蓋。同時,法庭針對多發頻發糾紛類型,廣納賢才,建立婚姻家事、涉農、借貸、交通等8個調解員人才庫,將退休法官、有調解經驗的老黨員等吸納入庫。法庭成立由人民法庭庭長、司法所所長、派出所所長、婦聯主席等組成的專業講師團,為8個調解員人才庫量身定制婚姻家事、涉農、勞資等方面糾紛化解培訓課程,精準提升類案調解能力。
去年以來,法庭充分發揮法治教育基地作用,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為重點,對轄區742名“法律明白人”進行“浸潤式”集中培訓56場次。
今年4月,因丈夫艾某的賠償款分割問題,阿某某和婆婆帕某對簿公堂。
艾某在交通事故中身亡,肇事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一次性賠償73萬元。這筆錢該怎么分?阿某某和帕某起了爭執,一同前往紅旗人民法庭討說法。
受理該案后,艾力塔比爾請阿某某居住地村委會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一同參與調解。
艾力塔比爾一方面向阿某某和帕某講明賠償款分割相關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從家庭倫理道德層面耐心勸說,希望彼此以親情為重,互相理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帕某分得21萬元賠償款,剩余錢款留給阿某某和其孩子。
在法律上要站得住腳,從道德方面也要合情理。這是村委會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在此次調解中學到的經驗。
近兩年來,紅旗鎮人民調解員跟案調解673件,98%以上糾紛成功化解,人民法庭指導人民調解的法定職能得以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