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群眾利益無小事,只有把群眾放在心上,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才能贏得理解和支持。”說這句話的民警叫吳菲,是奇臺縣公安局東門派出所教導員。
2022年4月,東門派出所轄區26名外來務工人員因工程延期,在某賓館住宿長達20天無錢結賬,賓館負責人張某索要無果,抱著試試的心態找到派出所,吳菲把他請進“小吳解憂調解室”。
“你先不要著急,慢慢說。”吳菲一邊安撫張某,一邊了解情況。
在詳細傾聽張某在經營方面的難處與擔憂,并找準問題的癥結后,吳菲趕緊打電話聯系包工頭,擺事實講道理,建議雙方理解對方的難處作出讓步。經過溝通協調,雙方最終達成協議,26名外來務工人員為張某支付了拖欠的一萬余元住宿費。
拿到錢后的張某十分激動,特地制作“人民公仆為人民,感謝人民好警察”的錦旗表達感謝。
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前沿陣地,平安建設體系的神經末梢,更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每天來東門派出所的群眾絡繹不絕,有反映問題的、求助的,也有來送錦旗和感謝信的。但只要有群眾來找吳菲,他都會熱情地接待,耐心地解紛解難。
2023年的一天,吳菲帶領派出所民警在轄區走訪時,發現一名流浪男子,他只知道自己的姓名、祖籍,但沒有身份證,多年前來新疆務工時與家人走散并流浪至今。吳菲將其帶回派出所詳細詢問了解相關情況。經過幾日努力,吳菲和同事最終聯系到該男子在四川的叔叔。
妥善處理好群眾糾紛,是檢驗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試金石”。今年以來,東門派出所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5%。
“只要誠心誠意替群眾著想,就沒有解不開的疙瘩。”吳菲在工作中不斷強調,派出所民警工作在最基層,也是最靠近群眾的,面對群眾的矛盾糾紛,不能躲,不能繞,更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就在前不久,吳菲接到群眾齊某求助。原來,齊某的身份信息被冒用,導致其存在違法記錄,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接到求助后,吳菲帶領民警立即展開工作,經過10天找尋線索、核查信息、還原事實,最終解決了困擾齊某多年的心結,還齊某清白。

吳菲在派出所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民警沒時間做的,他來做;民警不會做的,他學會了教民警做。圍繞“缺什么練什么”,他在所內全面開展警務技能實戰訓練,東門派出所在奇臺縣公安局實戰比武競賽中6個項目均位列第一,多名民警成為奇臺縣公安局公安業務標兵。
從警13年來,吳菲始終心系群眾護平安、有勇有謀破案件、踏實謀事做實事、激情似火帶隊伍,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個人嘉獎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