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10月16日,細雨朦朧,博樂市達勒特鎮依肯浩希村西域天康現代農業合作社冷庫內,20噸克瑞森葡萄“乘坐”冷鏈車,發往泰國。
目送車輛離開后,王東東轉身朝葡萄地走去,他的活兒還沒干完。
王東東是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博州邊境管理支隊達勒特邊境派出所民警,責任區為依肯浩希村。
達勒特鎮自然環境優美、土地肥沃,以農業為主。秋收以來,達勒特邊境派出所堅持“排查在前、抓早抓小、疏導為主、聯合調處”工作原則,精耕“秋收警務”,緊盯轄區易發多發的勞資糾紛、地界糾紛、電信詐騙等,深入田間地頭全面細致開展入戶走訪排查,持續做好護農、便農工作。
依肯浩希村以種植葡萄出名。2015年,西域天康現代農業合作社成立,村民們一起加入合作社種葡萄。2020年,王東東任村警,他和葡萄的故事也由此展開。
“合作社成立后,村里葡萄園的面積從剛開始的1千多畝增加到如今的1萬多畝,品種主打克瑞森,藍寶石、絲路紅等。”說起葡萄園的事兒,王東東如數家珍。
當天,從冷庫趕到葡萄園,王東東一邊幫著村民壓葡萄樹,一邊給干活的工人普法。
李建峰是河南籍務工人員,他干活認真。王東東和他搭伙,兩人一個壓葡萄樹,一個埋土。邊干邊聊,王東東囑咐李建峰:“最近農活多掙了不少錢吧?千萬要注意,接到陌生電話或收到陌生短信鏈接,只要提到錢的,都是騙子,不可隨意轉賬。”
王東東的提示很有必要。幾天前,派出所民警就接到一起電信網絡詐騙報警電話。
10月12日,轄區村民馬某刷短視頻時,看到一個名為“還唄”的貸款平臺廣告。因急需用錢購買農具,馬某立即下載貸款平臺,按照客服提示填寫相關信息。完成后,馬某登錄平臺發現賬號交易異常被凍結,客服提示其向官方分兩筆轉入2萬元進行解凍。此時,馬某心生疑惑,向民警打電話咨詢。經了解,民警確定馬某遇到了網絡貸款類電信詐騙,立即幫其追回損失。
“每到秋收農忙季,民警都會多個身份——‘助農志愿者’,在幫村民干農活的同時,將警務工作送到田間地頭。”達勒特邊境派出所所長蘇新星說。
針對秋收農忙時節涉農矛盾糾紛多發高發的情況,達勒特邊境派出所充分發揮“一村一警”的優勢,全面摸排涉農矛盾糾紛線索。發現矛盾點后,積極聯合村干部、鄉賢人士等群防群治力量,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9月20日,民警代溢民在破城子村走訪,有村民反映,一周前,有人因使用無人機打藥,操作不當導致藥物飛散,造成附近多戶菜農種植的冬菜大面積死亡。代溢民立即聯系受損村民了解情況,并聯系到無人機使用人員吾某。吾某承認當天使用無人機打農藥,但否認冬菜的死亡是打農藥導致的。為進一步了解情況,民警與吾某一同聯系農藥供應商,經過咨詢得知,藥物對蔬菜確有危害,吾某立即表示,對涉及損失的村民逐個賠償。
10月初,達勒特邊境派出所民警馬玉成開展助農活動時,被附近一陣吵鬧聲吸引。經了解,村民葉某安排采棉機采棉時,誤將吳某地里的部分棉花壓壞,兩人因賠償問題產生糾紛。馬玉成查看受損情況后,從法理到情理耐心勸解,最終雙方達成協議,葉某向吳某賠償500元的損失費,雙方當即握手言和。
為更好服務農戶,達勒特邊境派出所延伸警務服務觸角,主動作為,科學安排戶籍窗口輪值工作,采取預約、錯時、延時等便民服務措施,對偏遠、行動不便的群眾,派出所聯合村“兩委”上門辦理業務,最大程度解決轄區群眾秋收期間“沒空辦、沒處辦”的困擾。
“派出所民警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一起話豐收、講安全,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堅實力量。”達勒特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官飛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