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隨著中國(新疆)自貿試驗區霍爾果斯片區的成立,霍爾果斯市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中外市場主體經貿往來頻繁,人文交流更加密切,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迫在眉睫。霍爾果斯市各政法單位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結合貫徹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50條措施》(以下簡稱《50條措施》),突出在統籌謀劃、優化服務、守正創新、公正司法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力為自貿試驗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法治基礎。
統籌謀劃 建章立制優化營商環境
《50條措施》強調,要完善法規政策,進一步優化系統完備的制度保障體系。霍爾果斯市委、市政府牽頭召開專題會議,對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與此同時,市委政法委組織政法單位及時召開法治督察、案件評查工作部署會,制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考核評價體系、檢察院與工商聯溝通聯系機制、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糾紛化解平臺運行管理辦法等制度機制,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夯實制度保障。
搭建平臺 聯合化解矛盾糾紛
9月24日上午,霍爾果斯市人民法院審判員劉江東在“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線上成功調解了一起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保障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被告孫某2022年8月1日與原告霍爾果斯市保障性住房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霍爾果斯市集體住房租賃合同》,后離開霍爾果斯市未及時騰退住房,該房由其朋友實際居住,自2023年7月31日起未繳納租賃費。原告經多次催告無果,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霍爾果斯市人民法院依托“府院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聯動”機制,向霍爾果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核實相關情況后,組織雙方進行訴前調解。雙方達成協議,被告孫某當即支付拖欠的房租并于當日騰退房屋。
抓前端,治未病。根據《50條措施》關于“深化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要求,霍爾果斯市人民法院充分利用“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和“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場地相連、資源集中、化解便利等優勢,探索建立“府院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聯動”機制,提供矛盾化解、行政復議、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公證服務、訴訟服務“六位一體”的法治服務,切實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為服務保障霍爾果斯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跨境合作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外客商在這里從事經營活動。《50條措施》提出,推進霍爾果斯“中哈聯合糾紛化解平臺”實體化運行,在有條件的口岸所在地設立法官(檢察官)工作室,建立便利、快捷的口岸貿易糾紛解決機制。霍爾果斯市搭建“中哈聯合糾紛化解平臺”,并持續優化拓展“中哈聯合糾紛化解平臺”功能,設立調解室、仲裁室、公證室、律師室、涉外翻譯室及審判法庭等功能區,為中外市場主體提供調解、訴訟、公證、行政復議、翻譯、法律咨詢等法律服務,高效低成本化解各類糾紛。
今年,“中哈聯合糾紛化解平臺”積極探索,主動作為,推行跨境訴訟服務機制,依托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為跨境訴訟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指引、查詢、委托見證、登記立案、網上開庭等服務,目前已有多起涉外民事案件通過網上立案、網上開庭方式順利化解。此外,還設立了中亞法律服務中心,拓展了國際仲裁、司法鑒定等服務。
進駐園區 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9月24日上午,霍爾果斯市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牛靜一行來到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清水河配套園區走訪民營企業,主動了解企業司法需求,為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企業在哪里,法律服務就跟進到哪里。《50條措施》要求,深入開展“法官進民企”、“檢察官助民企”活動,走訪了解民營企業經營發展狀況,針對企業司法需求和面臨的法律風險,“面對面”交流、“零距離”解難,提供精準有效的法律服務。據統計,2023年以來,霍爾果斯市人民檢察院已走訪民營企業14家,提供案件查詢、法律咨詢20余次。
“檢察官用典型案例釋法,提高了我們的警惕性和重視度,日常工作中我們更注意防范規避公司經營中的法律風險,推進公司健康發展,我們員工現在的法律意識也明顯提升。”新疆中超新能源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運營總監劉正軍說。
今年4月,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部署要求,霍爾果斯市人民檢察院在南部產業園區及清水河配套園區成立“檢察護企”法律服務站,與園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關于完善檢察機關與園區溝通協作機制的意見》,不斷延伸“四大檢察”綜合履職、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能力,通過開展走訪調研、典型案例普法宣傳、提供法律咨詢等活動,切實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精準化、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以高質效檢察履職營造更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檢察護企”,重在“護”、要在“實”。在持續深化專項行動中,霍爾果斯市人民檢察院正以實際行動將“護”融入高質效的司法辦案中,將“實”貫穿于辦案的每一個環節,維護企業權益,服務企業發展。“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把‘護’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企案件,聚焦企業實際需求,將服務保障企業發展各項舉措做實、做細、做優,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牛靜說。
優化服務 公安業務一窗通辦

9月23日上午,因工作需要,霍爾果斯市一在建工地15名工人委托李某到霍爾果斯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業務窗口辦理邊境通行證。不到20分鐘,工作人員就為他辦理好了全部證件。
今年4月的一個周末,新疆疆域縱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法人馬先生因著急出境開展商務洽談,需辦理往來港澳通行證及簽注。公安“一窗通辦”綜合服務窗口工作人員開通“綠色通道”,當天就為他辦理好了所需證件。事后,馬先生所在公司送來了一面寫有“想企業之所想 急企業之所急”的錦旗表示感謝。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50條措施》強調,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霍爾果斯市公安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縮減審批流程,整合多警務業務系統于一體,在政務服務中心開設“一窗通辦”綜合服務窗口,實現戶政、交管、出入境各項業務一窗通辦,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