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消費群體,由于防范意識較弱,維權能力較低,更容易被不法商家忽悠、欺騙,給老年人心理、身體和經濟上造成傷害。在重陽節來臨之際,自治區消保委發布“避坑寶典”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一些不法商家假借“名醫”“專家” 等名義,租用場地,擅自提供無資質的“免費診療”“健康講座”“心理健康關愛”等服務,誘騙老年人繳納會費、購買養老床位、預交養老服務費等。老年群體不要參加來路不明的助老服務活動,一旦提到收錢或預交保證金等字眼,務必提高警惕。不要透露個人信息,及時向有關部門咨詢,防止落入非法集資的陷阱。選擇養老機構應查看相關證件并按規定簽訂養老服務協議,謹慎預付高額養老服務費用。不貪圖小便宜,不輕信他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健康問題往往是老年朋友最關心的事情。不法商家瞄準了老年消費者對于健康的迫切需求,通過虛假或夸大宣傳保健品的功效,做出不切實際的承諾,聲稱能夠“包治百病”或“藥到病除”。老年人在購買保健品時,應通過正規渠道,選擇知名度高、信譽良好的商家,并仔細辨別產品的真偽,切勿通過傳銷等非法途徑購買。同時,要避免沖動消費,不要一次性購買大量保健品。此外,老年人不應被推銷者的親情牌、優惠牌、福利牌、限購牌等營銷策略所迷惑,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適量購買,保持理性消費的態度。
由于消費理念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一些不良旅行社利用“團購價”“免費游”等手段吸引老年消費者上門。然而,為了降低成本,這些旅行社可能會在交通工具、餐飲住宿等方面大打折扣,并在旅途中設置大量購物環節,強迫消費者購買質次價高的保健品、玉器等,或者在簽訂合同時暗中加價。這些行為極大地影響了老年消費者的旅行體驗,并容易引發消費糾紛。因此,老年消費者在選擇旅行社時,不應僅受價格因素的影響,而應更加關注旅行社的口碑和服務質量。
老年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或接受服務時,務必要核對交費清單,確保金額無誤。同時,索要并保留好正規票據和相關憑證。一旦發現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及時撥打12315投訴舉報熱線或向當地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投訴舉報。如遇涉養老詐騙犯罪線索,可登錄全國12337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線索舉報平臺進行舉報。
此外,自治區消保委也提醒各位老年消費者,要保持健康的消費理念,理性消費,避免盲目跟風或沖動購買。對于家有老人的中青年朋友來說,也要充分關注老年人的消費問題,要幫助老年人識別常見的詐騙手段,提醒他們注意防范消費陷阱。也可以陪伴老年人一起購物或接受服務,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