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作為“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活動“天山南北唱新歌”路線的首站,采訪團一行近日來到了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的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以下簡稱喀什自貿區)。這里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快速崛起的開放高地,正通過制度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動邊疆經濟高質量發展,譜寫絲路開放新篇章。
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
2023年11月11日,喀什自貿區正式揭牌,成為國家級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面積28.48平方公里,涵蓋喀什綜合保稅區及周邊區域。作為南疆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喀什自貿區憑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優勢,正成為聯通中亞、南亞市場的關鍵節點。
“自揭牌以來,喀什自貿區快速推進一系列制度創新,以推動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在自貿區框架下,喀什綜合保稅區與多個國際陸路口岸開通了‘屬地直通’模式,通關時間由原來的3至5天大幅縮短到6至8小時,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和通關難度。”喀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主任郭樹松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道。
截至目前,喀什自貿區已吸引3052家企業入駐,其中包括多家跨境電商和國際物流企業,這使得片區的進出口貿易額穩步提升,對新疆外貿的貢獻超過四成。
與此同時,喀什自貿區還推行“郵政郵快跨三合一”改革,通過整合郵件、快件和跨境電商的綜合流程,進一步提升跨境物流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這一系列創新舉措為喀什自貿區贏得了更多企業的信任,推動經濟高效運轉。
打造國際化法律服務高地
經濟發展離不開法治保障,喀什自貿區在快速推進的同時,始終將法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積極借鑒先進經驗,并成立法治建設專項工作組,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和法律服務機構的具體責任。
記者從喀什地區司法局了解到,喀什自貿區的法治建設以打造國際化法律服務高地為目標,重點推進“法智谷”涉外法律服務平臺建設。該平臺由地委政法委統籌、地區司法局牽頭、具體建設任務由喀什市承接,提供中英俄三語版本切換,整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法律法規、案例和律師資源,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涉外法律支持。“法智谷”線上平臺已于2024年7月上線,幫助企業解決跨境業務中的法律問題,并為區域內企業提供仲裁、公證、司法鑒定等一站式服務,推動國際化法治營商環境形成。
為了更好地服務自貿區企業,自貿區內還成立了深圳國際仲裁院喀什分院,提供多元化糾紛解決服務。通過這一平臺,企業能夠更快速、高效地解決國際商事糾紛,為自貿區法治化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
法治建設的不斷深化也推動了國際法律服務的創新。喀什地區與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合作,啟動涉外法律人才培養計劃,進一步提升了自貿區法律服務水平,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強大人才保障。
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喀什自貿區不僅是一個經濟開放的平臺,更是推動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基地。自治區黨委在建設自貿區過程中,始終強調要牢牢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各族群眾在共同勞動、共同生活中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系。
郭樹松告訴記者,喀什自貿區以“6+4”(國際物流等六大重點產業和空港經濟等四大配套產業)開放型特色產業體系為依托,推動電子產品組裝、紡織服裝制造、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記者注意到,隨著自貿區快速發展,大量就業機會涌現,吸納了大量本地居民就業。通過創造共同的經濟利益,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喀什自貿區通過法治建設、制度創新與產業聯動,已經成為南疆地區乃至全國的重要開放型經濟平臺。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喀什自貿區正以嶄新的姿態,助力邊疆經濟騰飛,為新疆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