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新華網和田9月9日電 “垂柳調解室”由新疆和田市人民法院拉斯奎人民法庭聯合拉斯奎鎮司法所共同設立,通過在垂柳下、巴扎上、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農家小院等地調處糾紛,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公正,并以此達到以案釋法、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的效果。
近日,記者跟隨“近觀楓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新疆行采訪團來到垂柳調解室。拉斯奎人民法庭堅持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民心、民情和民意,將當地群眾喜歡圍坐在垂柳下邊喝茶邊說事的生活習慣與法庭實際相結合,把調解工作從室內移向室外,法官和群眾在院里的垂柳下溝通協商。通過長期開展面對面的法律宣傳和心理疏導,成功調處了多起矛盾糾紛,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打造了“垂柳調解室”品牌。
當天,“垂柳調解室”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成功調解了一起經濟糾紛案件。

阿某和艾某從小一起長大,十幾年前,阿某借給艾某89000元,雖然當時艾某寫了一份欠條,但多年過去一直拖延未還,導致二人積怨越來越深,雖經當地村委會和司法所調解,但因兩人矛盾尖銳未能達成和解,最終阿某向拉斯奎人民法庭遞交了訴狀。拉斯奎人民法庭受理案件后,法庭庭長前往阿某、艾某所在村委會深入了解雙方家庭情況,與司法所負責人進行溝通,并將雙方當事人互相帶到對方家中了解實際情況。
隨后,法庭庭長又將二人請到法庭院內的垂柳樹下喝茶談心、說理調解。面對多年的老友,阿某和艾某各自訴說著自己的困難,互相傾聽,彼此理解,法庭庭長適時提出化解建議。在法官的耐心勸說調解下,二人終于冰釋前嫌。艾某自愿簽訂協議表示將于2024年12月底前向阿某償還40000元,剩余49000元于2025年12月底前償還完畢。
將垂柳柔軟、堅韌與包容的特性與法庭溫和而堅定的調解方式相結合,營造輕松氛圍利于當事人坦誠交流溝通,提升調解效果。
據了解,自“垂柳調解室”2021年9月成立以來,已累計化解涉及婚姻家庭、婦女兒童維權、鄰里糾紛、債務債權等方面糾紛82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100%,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