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古麗,古麗,你在哪里……”每當走過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人民法院頭屯河人民法庭“古麗調解室”,這里的居民都會情不自禁哼唱歌曲《古麗》的旋律。
“古麗調解室”是頭屯河區人民法院精心打造的一個品牌,這里有一群工作認真又有妙招的“古麗”,她們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訴源治理工作中的前哨作用,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實質化解,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用心用情化解糾紛
古麗米熱·庫爾班是“古麗調解室”的第一代法官,2017年3月,“古麗調解室”成立后,她作為調解小組的主力,用豐富的工作經驗帶領年輕同事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糾紛,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古麗法官,這些年沒少麻煩你,我一直牽掛你。”8月26日,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片區居民劉阿姨握著古麗米熱的手,話語里滿是感激之情,多年前她們因為一起案件相識,后來兩人成了朋友。這些年,從法律咨詢到鄰里糾紛的大事小情,劉阿姨總會找古麗米熱一起商量,直到現在亦是如此。
“那是一起勞動合同糾紛案,劉阿姨和工友們因為拿不到勞動報酬,求助法院。”古麗米熱說,當年,她作為辦案主力,帶領同事白天到企業了解案情,晚上到職工家中談心溝通,架起了當事雙方溝通的橋梁。最終,劉阿姨和百余名職工選擇相信法官,在自愿簽訂調解協議后如期拿到了應得的報酬。
如今,古麗米熱雖然早已退休,但每當頭屯河人民法庭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她就會回來,和曾經的同事一同來到街頭巷尾,為居民群眾現場解答各類法律問題。
依法依規為企解憂
古麗米然·熱杰甫是“古麗調解室”的第二代法官,在古麗米熱退休后,她主動挑起“大梁”,把這份事業傳承下去。
“令人頭疼!”不久前,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下屬物業公司將職工家屬阿某訴至法庭。原來,公司提供的公租房到期后,阿某長期拖欠物業費、采暖費等費用共計3萬余元。
“我父母在廠里奉獻了一輩子,這個公租房我有享受最低租金的資格,現在公司這樣做,讓我們很寒心。”阿某在法官面前顯得有些激動。
“時代不同、政策也不同,我們忘不了老一輩的奉獻,但是你也要依法依規不是?”了解詳細經過后,古麗米然多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阿某主動支付相關費用1.4萬余元。
“當事人的最終目的就是解決問題,但解決問題必須依法依規,讓當事人心服口服。”古麗米然說。
近年來,頭屯河人民法庭有效推行“一企一法官”工作機制,以“古麗調解室”法官隊伍為依托,不斷延伸法律服務,經常走訪轄區企業,根據企業司法需求,通過開展咨詢講解、講授法治課等方式,幫助企業依法經營。
做群眾的“家里人”
“調解室與群眾距離很近,能直觀了解群眾的需求。”古麗斯坦·斯地克是“古麗調解室”的第三代法官,她說,很自豪能接過前輩的“接力棒”,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
不久前,古麗斯坦在接到一起婚姻糾紛案件后,發現當事人阿某與吐某的婚姻瀕臨破裂,但兩人存在感情基礎,只是因為生活瑣事缺乏溝通產生矛盾。
“你就把我當成你的姐妹,當成家里人,有什么委屈都可以跟我說。”古麗斯坦分別邀請阿某和吐某到“古麗調解室”,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雙方分析矛盾成因,分享經營婚姻的經驗,最終讓兩人重歸于好。
“經過古麗法官的分析,我們找到了婚姻中的問題,我們聽法官的,回去好好過日子。”走出法院,重新牽手的阿某與吐某,不僅更加理解了對方,對未來婚姻生活也重拾了信心。
調解千家事,溫暖萬人心。“古麗調解室”圍繞“和”的理念,突出“調”的主旋律,將“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優良家風融入家事審判工作,以真情解決矛盾,用真心化解糾紛,成為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家里人”。
如今,“古麗調解室”早已不限于名字中有“古麗”的法官了,有16名優秀調解員加入這支隊伍,為群眾提供柔性司法的溫暖,一年化解800余件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