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8月15日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發布健康提示
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高發
公眾需注意飲食飲水衛生
“夏秋季氣溫高、濕度大,病原微生物易生長繁殖,是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所主任甫爾哈提·吾守爾介紹,腸道傳染病是經糞—口途徑傳播的傳染病,常見細菌性痢疾、感染性腹瀉、傷寒或副傷寒、甲型肝炎等,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胃腸道癥狀。患者每天排便在3次及以上,多為水樣便、黏液便、血樣便等,伴有腹痛、嘔吐等癥狀。
一般的腸道功能紊亂性腹瀉癥狀較輕,具有自愈性。嚴重的患者可能會繼發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等,表現為一些全身癥狀,如發熱、頭痛等,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可能會導致死亡。
腸道傳染病發病突然、傳染性強
預防需做好以下4點
注意飲用水衛生
不喝生水,飲用水需煮沸后飲用。
注意食品衛生
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不暴飲暴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冰箱內儲存的直接入口類食品,要煮熟熱透,特別是肉類。盡量不吃剩飯菜;盡量不生吃、半生吃水產品,如貝殼、螺螄、螃蟹等;蔬菜水果要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清水沖洗3遍以上,特別是一些帶葉、根的蔬菜,要特別注意清洗蔬菜根部;注意防蠅、滅蟑,不亂丟垃圾。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注意手衛生,平時常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所有烹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應洗滌干凈并保持干燥。
盡量減少與腹瀉患者接觸
患者用過的餐具、便器、臥具都應該消毒,以避免疾病的傳播和流行。
同時
要注意調節飲食結構
平衡膳食,合理營養
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
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
“如果腹瀉病情不重,一般通過調整飲食、休息、對癥治療,2到3天內癥狀即可改善。”甫爾哈提·吾守爾提示,腹瀉嚴重者,尤其出現脫水癥狀的,應及時到醫院腸道門診就醫。腹瀉期間,宜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癥狀好轉后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為防止脫水,應多飲一些糖鹽水,最好到藥店購買“口服補液鹽”。已發生脫水或者嚴重嘔吐不能飲水的患者,需根據醫囑采取靜脈補液等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