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今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兩級法院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樹牢“抓前端、治未病”“雙贏多贏共贏”工作理念,不斷完善多元糾紛化解工作體系,有力提升訴源治理質效,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的社會矛盾糾紛綜合治理格局。
依靠黨委領導,訴源治理“提質”
“現由我向各位通報伊寧縣訴源治理工作情況及收結案情況?!苯眨翆幙h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王濤在伊寧縣訴源治理工作例會上說。
依托常態化會商通報機制,伊犁州直各縣市黨委政法委每月通報工作開展情況,有力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防控、前端化解。
今年年初,為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州分院深化訴源治理工作,州黨委主要領導專題聽取訴源治理工作匯報,黨委政法委制定《伊犁州訴源治理工作任務清單》,明確各單位、調解組織訴源治理工作職責,將萬人成訟率、訴訟案件下降率等納入平安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強化州、縣、鄉、村四級協同聯動,建立法院與行政部門、調解組織雙向互動機制,對訴至法院的矛盾糾紛按來源、類別和難易程度分流至村隊、社區等基層調解組織,及相關部門、基層調委會、專業性調解組織進行調解,形成“受理分流-跟進落實-結果反饋”工作閉環,全面構建“黨委領導、多元共治”訴源治理體系。
與此同時,伊犁州分院還制定了《深化訴源、案源、執源、訪源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實施意見》,推動建立“市縣鄉矛調中心統籌+多部門駐點聯合+村居基層預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成立7個對下幫助指導組負責推進落實,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
建強人民法庭,訴源治理“擴面”
“我的錢要了幾個月都沒要上,沒想到法官這么快幫我拿到錢,真是太高興了!”4月1日,當事人馬某激動地說。
2023年2月,當事人趙某雇傭馬某照顧自己和老伴,2024年3月,雙方終止雇傭關系,老兩口覺得馬某未盡心盡力,不應支付約定工錢。馬某離職后,有3個月的工資未拿到。村委會調解無果后,馬某來到新源縣人民法院喀拉布拉人民法庭尋求幫助。
喀拉布拉人民法庭法官卡勒曼·塞熱克受理案件后,為秉持“以和為貴”的調解原則采取“說心里話嘮家常”的方式化解雙方矛盾。經過近1個小時的耐心勸解及釋法析理,雙方互諒互讓,最終達成調解協議,當事人雙方均對調解結果表示滿意。
喀拉布拉人民法庭充分依托法庭與鎮司法所共處一院、與鎮派出所隔路相鄰的區位優勢,推行“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其他站所+N”模式,守住矛盾糾紛調處第一道防線。今年以來,訴前化解矛盾糾紛317件,訴前調解率93%。
“調解不能一味地向當事人念法律條文,更多的是要融情于法,多了解民情民意,讓老百姓心服口服?!?月1日,伊寧市人民法院托格拉克人民法庭庭長康建在伊寧市漢賓鄉司法所,為調解員集中授課指導,兩個小時下來,調解員收獲滿滿。
伊寧市人民法院定期選派骨干法官到轄區鄉鎮(街道)組織人民調解員培訓,將人民調解員“請進來”跟案鍛煉,讓法官“走出去”指導調解。
伊犁州直兩級法院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就近就地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功能,圍繞“一庭一品牌、一室一特色”,建立聯席會議、風險評估、跟蹤回訪、信息通報四項工作機制,推行骨干法官到村、社區調委會擔任指導員制度,搭建人民法庭與轄區行政機關、人民調解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基層司法所及企事業單位聯系平臺,構建基層訴訟服務網絡。在20個人民法庭因地制宜打造“氈房調解室”“奶茶調解室”等特色調解室14個,今年以來,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8萬余件,訴前調解率83.47%。開展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110場次、3000余人次。
用活特色調解,訴源治理“增效”
“多虧了您,我終于拿到辛苦錢,還沒掏一分錢訴訟費,真是太暖心了!”近日,李某向伊寧市人民法院“三合伊”調解室特邀調解員巴合提古力·乃比道謝。
2019年5月,某裝修公司的張某,承包了一個房屋裝修項目,雇傭李某貼磚,雙方協商工費為8000元,后李某按照張某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工。眼看期限已過,張某卻玩起失蹤。2024年3月,李某將張某訴至伊寧市人民法院,索要勞務費。
為高效解決涉民生糾紛,巴合提古力積極組織雙方溝通協商,多次釋法析理后,張某終于同意來到調解室進行現場調解。最終在巴合提古力春風化雨的調解下,3月29日,張某通過微信轉賬向李某支付勞務工資8000元。
伊犁州直兩級法院積極整合、引入各類非訴解紛有效資源力量,搭建“多元調解+速裁”一站式訴調對接平臺,完善訴訟指引、訴前調解、訴中引導、分流過濾、調解速裁等機制,在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矛調中心等設立人民調解室、律師調解室、金融調解室、在線調解室等73個調解室,邀請律師、人民調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監督員等675人坐班參與調解工作,促進非訴解紛機制與審判執行工作順暢銜接、高效流轉。
突出行業聯動,訴源治理“蓄能”
“沒想到不用去法院就能解決問題,還能省下一筆訴訟費,我會盡快還清借款。”3月11日,張某在伊犁州金融調解中心拿到“新鮮出爐”的調解協議后說道。
2021年7月,張某向伊犁州某銀行借款15萬元,并簽訂借款合同,期限24個月。債務到期后,張某因生產經營困難,未能按時償還債務,并產生利息3萬余元。銀行多次催要無果后,將張某告上伊寧市人民法院。
2024年3月11日,伊寧市人民法院將案件委派給金融調解中心,由金融調解室特邀調解員常靜進行訴前調解。
常靜認真了解雙方當事人的訴求,講解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的各項規則及優勢,多次修改調解方案,最終達成調解協議,既保障了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又為遇到經營困難的張某贏得了解決時間,實現雙贏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由伊犁州分院和伊寧市人民法院聯合打造的伊犁州金融調解中心自2023年10月成立以來,已有16家銀行入駐并開展金融糾紛調解業務,訴前調解糾紛157件,收回不良貸款1612萬元。
“剛和銀行確認了,張某已把第一筆欠款返還?!?月30日,金融調解中心法官工作室法官高峻對照案卷,跟進調解協議履行情況,運用“訴前調解+司法確認+定期跟蹤+督促履行執行”的全鏈條運行模式,確保案結事了政通人和。
伊犁州直兩級法院主動對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公證、仲裁等各類解紛力量,會同行政機關、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等建立訴調對接機制,指導民政、市監、物業協會等糾紛易發多發的行業、部門建立聯合調解室42個,著力構建“法院+”多元解紛模式,實現訴源治理“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