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6月18日上午,烏魯木齊高鐵站烈日當空。烏魯木齊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大隊副大隊長張江濤瞇著眼看了看頭頂似火的驕陽,戴上警帽,向執勤點走去,他要檢查執勤警力的換崗情況。
“天氣太熱,民警執勤要在道路上來回跑動,體力消耗很大。”張江濤向記者介紹,為避免一線執勤警力中暑,該大隊靈活實行“執勤3小時,休息1小時”輪班制度。
來到位于高鐵站北廣場的執勤點,張江濤給淌著汗珠的執勤民警喬宏昆遞上一瓶水。擰開瓶蓋,豪飲半瓶,剛接班不久的喬宏昆心滿意足地說:“水是我們的‘續命藥’啊!”喬宏昆打趣道。
記者與張江濤跟著喬宏昆來到執勤點,霎時感到一股熱浪撲面而來。
超過30℃的高溫天氣,絡繹不絕的車輛裹挾著熱浪如流水般駛來,風里帶著熱氣。置身其中是何感覺?張江濤將隨身攜帶的一支體溫測試儀放入喬宏昆的上衣口袋,20分鐘后,他的體溫達到38℃。抹了一把汗,喬宏昆笑著卷起上衣衣袖,露出近兩日執勤時曬得黑白分明的手臂,“這是我們每個民警的‘標配’。”喬宏昆說。
喬宏昆與3名同事的工作任務是,負責在長度不足1公里的臨時停車點妥善引導車輛停靠。從早到晚,這里日均停靠2萬輛機動車,平衡車輛快停快走與預留充分下客時間的矛盾,考驗著執勤民警的應變能力。
“為了節省時間,我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喬宏昆說,待車輛停穩,他一邊幫助旅客提拿行李物品,一邊要向駕駛人宣講交通法律法規,“車輛起步一定要小心慢行,注意觀察。”此外,他還要盯著路況,及時制止隨意變道、搶道搶行的駕駛人,以消除事故隱患。上勤不過半小時,喬宏昆忙到腳不沾地,他的上衣已經濕透。
即使未像喬宏昆那樣往來奔波,僅僅是體驗式采訪了半個小時,記者已汗流浹背,很難想象在此執勤3個小時會是怎樣一種感受。
一個車輛進出站的空當,喬宏昆跑到記者身邊,遞來一瓶水。像他一樣,擰開水,記者一口氣干掉大半。“你快走吧,要不然會像我們一樣,身上黏糊糊的,衣服全是白花花的鹽漬。”喬宏昆笑著“趕人”。
從北廣場臨路過道一路直行,張江濤帶記者來到高鐵站南廣場的執勤點。
帽子和衣服被汗水浸透的執勤民警艾科拜爾·艾爾肯在一輛車旁彎腰觀察,走近細看,原來車輛后排癱坐著一名乘客。冒著高溫,艾科拜爾俯身將乘客抱出,放在家屬準備的輪椅上,這不到10秒鐘的動作,已經讓艾科拜爾的額頭溢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南廣場車流量較少,有特殊情況的旅客較多。”脖子被曬得通紅的艾科拜爾向記者介紹,護送行動不便的旅客、攙扶高齡老人、及時開展救助,這些普通的便民服務,他與同事日均開展5次。
6月17日,一名高齡老人下車后暈倒在路邊,艾科拜爾看到后,連忙駕駛警車,拉響警笛,同時通知附近警力開辟“綠色通道”,并用喊話器指揮車輛避讓,僅用10分鐘,將昏迷老人送至醫院。
因救治及時,老人無大礙。
“暑運即將來臨,我們將優化勤務模式,精準調配警力,全力護航旅客出行。”張江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