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4月11日,在皮山縣皮亞勒瑪鄉塔吾孜吾斯堂村,皮山縣公安局皮亞勒瑪派出所民警伊力哈木·沙吾冬在入戶走訪時宣傳民法典合同編法律知識。石榴云/新疆法治報記者 龔彥晨攝
6月17日,皮山縣皮亞勒瑪鄉加依塔什村,村民艾比布拉·加帕爾正和家人一起慶祝古爾邦節。在他家的石榴地里,一朵朵美麗的石榴花盛開在石榴樹上,預示著今年的好收成。
“回來這些天我看了下,地里的石榴長勢不錯,這得感謝派出所的警察同志。”艾比布拉高興地說。
艾比布拉一家和民警的“石榴故事”,要從3個月前說起。
今年3月,皮山縣公安局皮亞勒瑪派出所對轄區居民入戶走訪時得知,艾比布拉家地里的石榴樹本該挖開扶正,開始新一年的種植,卻遲遲沒有動工。
原來,艾比布拉在皮山縣工業園區工作,家里只有其妻子一人,無法挖開地里的108棵石榴樹。
春耕時節,分秒必爭。皮亞勒瑪派出所向全體民輔警發出號召,動員大家利用非勤務時間去艾比布拉家助農。
“我是黨員,我去!”“我力氣大,我來!”14名民輔警組成了一支志愿服務隊。
3月13日,在皮亞勒瑪派出所指導員張天軍的帶領下,服務隊來到艾比布拉家的石榴地。大家按照責任分工,你拿鋤頭、他拿鐵鍬,一棵棵石榴樹被挖出,重新屹立起來。

“謝謝大家,你們辛苦了。”看著忙前忙后的民警,艾比布拉的妻子不停道謝。
需要幫助的不止艾比布拉一家。皮亞勒瑪鄉蘭干庫勒村的阿卜杜米吉提·力提普家里種了48棵石榴樹,但家里只有自己和老母親兩人。于是,13名民輔警來到他家地里,幫他完成了種植。
那段時間,在皮亞勒瑪鄉的石榴地里,經常能看到這支由民警組成的志愿服務隊。
這并不是民警們第一次助力“石榴經濟”。
皮亞勒瑪鄉是和田地區有名的“石榴之鄉”,該鄉形成了以石榴為核心的石榴加工產業,石榴種植收入占農民人均總收入的85%以上。為護航“石榴經濟”發展,確保石榴生產保質保量,2023年,皮亞勒瑪派出所成立“石榴籽”服務隊,針對轄區部分家庭勞動力短缺問題,主動靠前,為其提供志愿服務。
針對皮亞勒瑪鄉石榴收獲和購銷旺季治安特點,皮亞勒瑪派出所創新“警力跟著石榴采摘走”的服務模式,將警務工作前移到田間地頭,民輔警常態化活躍在助農護農一線,讓“田間警務”在皮亞勒瑪鄉生根發芽。
為確保石榴的生產質量,派出所多次聯合皮山縣公安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大隊及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組織工作人員走進田間地頭,走訪轄區農資銷售點,幫助群眾識別假農藥、假化肥,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假冒偽劣農資。
石榴豐收季,矛盾糾紛時有發生。派出所組織警力對石榴交易集市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確保矛盾糾紛在第一時間得到化解。同時,借助入戶走訪、普法課堂、助農采摘等機會,民警向群眾宣傳石榴銷售中需注意的法律風險,從根源上避免矛盾糾紛產生。
2023年以來,皮亞勒瑪派出所幫助145戶村民采摘石榴2.3萬余顆,調解石榴銷售引發的矛盾糾紛276起。
“我們會堅持將警務工作與服務群眾相結合,持續為‘石榴經濟’保駕護航,守護鄉村振興。”張天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