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新疆法院構建全方位全流程關愛涉訴未成年人工作模式
2023年全區法院共救助未成年人115人,累計發放司法救助金259.6萬元,緩交、減免訴訟費27萬元……近年來,全區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探索新途徑完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在推動源頭治理上下功夫、在創新機制載體上做文章、在落實綜合保護上求實效,較好地營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治環境。
各級人民法院在涉少民事案件審理中,堅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強化未成年人生存權、發展權優先理念。2023年以來,全區各級人民法院在司法救助工作中不斷強化對少年兒童權益的全面保護,探索和創新救助形式,加大幫扶力度,為未成年人營造積極、友愛的生活環境。
此外,各級法院持續強化能動司法,聚焦轄區內發案量多、苗頭性強、危害性大的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通過司法末端發力,倒推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不斷向前延伸、向案發源頭延伸,內外合力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法官履職法治副校長,雙倍守護“少年的你”。去年以來,全區法院共選派823名法官擔任法治副校長。今年一季度,共組織送法進校園、法院開放日等活動500余次,參與人數達數萬人,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法治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杜絕違法犯罪。
講好未成年人法治故事,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全區各級法院在新媒體平臺開設專欄,以視頻、圖文、動漫等形式及時發布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和法律法規,持續在網絡空間營造關心關愛未成年人的法治氛圍。克拉瑪依市中級人民法院“守護油娃”、吐魯番市中級人民法院“守護交河之子”、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人民法院“石榴籽法官工作室”等少審特色品牌逐步完善,形成了體系化、規范化的青少年法治宣傳制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依托“一村(社區)一法官”工作機制,開設“家長法治課堂”,與村、社區共同提升家長角色意識,改進家庭教育方式,以法治關懷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下一步,全區法院將繼續堅持能動司法,強化系統觀念,著力推動少年審判“三審合一”機制改革,配足配強少年審判工作隊伍,努力構建全方位全流程關愛涉訴未成年人的工作模式,為茁壯成長的祖國花朵營造一方清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