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在神秘的喀納斯湖畔,民警不間斷巡邏守護;在巍峨神奇的神鐘山下,旅游巡回法庭現場調解,檢察官工作站隨時普法;在油畫般的海上魔鬼城,找尋丟失物品、救助游客,這個夏天,阿勒泰政法干警以滿分行動力保障游客平安、開展法治宣傳、化解旅游糾紛,護航游客心中的“詩和遠方”。
巡回法庭解“游”愁
可可托海以其悠久的歷史淵源、豐富的礦產資源、秀麗的峽谷風光、傳奇的草原民族文化、古樸的人文特色而聞名于世。為給全國各地游客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可可托海人民法庭將司法服務工作、旅游經濟發展、紅色文化傳承進行深度融合,在景區設立旅游巡回法庭,第一時間為游客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5月22日,廣東游客章女士走進可可托海景區旅游巡回法庭,稱她將相機交給酒店人員保管后,相機損壞,雙方協商無果。法庭負責人朱甲華與民警一同來到酒店,通過詢問情況、調取視頻資料等方式,發現是酒店吧臺工作人員李某的兒子弄壞了相機。經協調,李某當場賠償章女士相機損失1600元。
“可可托海不僅風景優美,法律服務更是貼心,從我走進法庭到拿到賠償款,還不到2個小時,辦案效率實在是高效、便捷,為你們點贊!”章女士激動地說。
古老的牧道曲折蜿蜒,長長的牧民轉場隊伍緩緩向遠方延伸??????隨著迷你劇《我的阿勒泰》熱播,浩浩蕩蕩的牧民轉場場景再次走入觀眾的視野。而位于阿勒泰市西北部的阿拉哈克人民法庭,就在牧民轉場的必經之路上。
牧民居住分散,群眾在哪里,法律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將庭審現場設在牧道途中,開庭開到轉場牧民氈房,“牧道法庭”形成了“隨時、隨地、隨行”的辦案模式——向牧民發放聯系卡,公示法官、書記員工作電話,承諾24小時不關機。
為綠水青山筑牢“檢察屏障”
廣袤的草原、巍峨的雪山、奔騰的河流??????近年來,阿勒泰地區兩級檢察機關積極探尋文旅發展的法治密碼,通過開展雪山冰川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等專項活動,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助力礦產資源保護、守護農用地保護紅線,全力構筑守護碧水藍天凈土的司法保護屏障。
針對破壞冰川水域生態環境、污染鄉村飲用水源問題,吉木乃縣人民檢察院成立駐薩吾爾冰川檢察官工作室,采取一系列舉措預防破壞冰川水域生態和污染水源問題的發生,同時,與縣水利局建立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常態化開展冰川水域環境保護,既保護了冰川周邊大環境,也確保了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富蘊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實地排查生態保護時發現,可可托海三號礦脈周邊種植的綠植大部分因缺水枯萎,滴管等配套設施損壞,不僅影響該鎮旅游及生態環境,也造成國有財產損失,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2023年8月,富蘊縣檢察院就本縣域內三號礦脈周邊生態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的檢察建議書召開了公開宣告送達會議。被建議單位表示將認真落實、迅速整改,切實履行監管職責,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支持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并將整改落實情況及時反饋檢察機關。
對生態負責,就是對人民負責。以檢察建議發出時代強音,以公益訴訟保護綠水青山,阿勒泰檢察通過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生態警務繪就山清水秀“新畫卷”
雄偉壯麗的冰川雪峰、神秘奇特的高山湖泊、縱橫交錯的河流山脈繪就了喀納斯恬淡悠遠的山水長卷。近年來,喀納斯景區公安局圍繞“生態警務”建設,從聯勤聯動保障景區治安、多措并舉守護綠水青山等方面,守護碧水藍天凈土、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為景區綠色生態平安與發展貢獻公安力量。
為確保游客能夠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暢享美麗的自然風光,5月14日,喀納斯景區公安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大隊聯合喀納斯景區行政執法部門開展經營場所安全檢查,開展法律法規宣傳,防范涉林違法行為的發生,筑牢生態安全防護網。以法治利劍“斬污”,用共治屏障“護綠”,不斷擦亮生態“底色”,提升高質量發展“成色”,用“警務藍”守護“生態綠”。
營造安全和諧的旅游環境,以法治之力守護家門口的青山綠水。阿勒泰政法系統以高質量的法治服務守護良好生態、游客平安,著力為旅游發展和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服務,切實為阿勒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政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