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邊陲的莎車縣,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商品棉基地。莎車縣的反季節果蔬供給能力曾經較弱,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光熱和戈壁資源,向戈壁要土地、要產業、要崗位,戈壁設施農業發展近年來欣欣向榮。
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法執法檢查組4月28日走進莎車縣戈壁產業園。剛步入產業園優質農產品展示大廳,一股馥郁的果蔬香氣就撲鼻而來。令負責人高守迎沒想到的是,從產業園育苗中心到承包農戶的番茄大棚,執法檢查組一路看得認真、問得仔細。
緊扣法律實施 建設農業強國
“園區投入多少錢?每座棚建設成本多少?”“引種的是哪些品種?碰到技術問題怎么解決?產品銷往哪里?價格怎么樣?”“承包農戶年收入多少?農民能不能穩定就業?”面對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杜家毫、副主任委員段春華、委員王小鳴等人的接連發問,高守迎胸有成竹,一一解答。
這樣刨根問底的場景,不僅發生在莎車縣戈壁產業園。每到一處,執法檢查組成員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有明確指向,那就是緊扣農業法條文,依法行權監督法律實施情況。
對農業法開展執法檢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際行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雪克來提·扎克爾率執法檢查組4月26日至30日赴新疆檢查期間,先后赴喀什、和田兩地多個縣市,重點檢查八方面內容:強化耕地保護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情況;完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情況;推動種業振興,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情況;保護農業資源環境,推動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情況;加大農業投入,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情況;保障農民權益,促進農民穩定增收情況;法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一步貫徹實施農業法的意見和建議;對修改完善農業法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對加強涉農法治建設的意見建議。
經過實地走訪和座談交流,雪克來提·扎克爾指出,新疆不斷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健全農業經營體系,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推進綠色低碳農業,不斷優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總體來看,農業法規定的主要制度和責任在新疆均得到有效實施和壓實。
農業法修改已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一類項目。此次赴新疆執法檢查期間,針對進一步貫徹實施農業法以及進一步修改完善農業法,新疆多地的呼聲比較集中,一盼推動把新疆納入全國糧食主產區,二盼支持培育壯大現代農業產業,三盼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參與執法檢查的全國人大代表鄭育峰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他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提出代表建議,建議將新疆納入全國糧食主產區。
保障有效供給 發展設施農業
同高守迎一樣,疏勒縣新疆喀什(山東水發)現代蔬菜產業園負責人劉志軍,也沒想到能在番茄大棚里接待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法執法檢查組一行,面對面介紹產業園帶動壯大喀什地區現代蔬菜產業體系的來龍去脈。
從莎車縣戈壁產業園到疏勒縣喀什(山東水發)現代蔬菜產業園,再到和田縣新疆盛世華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萬畝基地,設施農業的發展都深深吸引執法檢查組成員的目光。參與執法檢查的全國人大代表阿卜迪麥麥提·奧布力,是墨玉縣托胡拉鄉布古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覺得這些設施農業基地的發展不僅是貫徹實施農業法的生動實踐,也是富民增收值得借鑒的樣本。
農業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逐步提高農業投入的總體水平,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內安排的各項用于農業的資金應當主要用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4月27日,站在疏勒縣巴合齊鄉3村的3000畝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基地田邊,目之所及盡是蓬勃綠意。巴合齊鄉黨委書記黃乃源詳細回答了執法檢查組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系列問題:
——“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投入重點在哪些方面?”“路、水、農機是最重要的,占大頭。”
——“‘小田變大田’過程中,農民參與積極性怎么樣?”“農戶原有承包關系、流轉關系不變,確權土地數量不減少,不影響農民利益,而且產量增加、收入增加,農民參與積極性高。”
——“土地規模經營后,解放出來多少勞動力?農機裝備和農機化作業水平怎么樣?”“解放出來400多人,能進廠就業、就近務工。農機社會化服務、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水平都提高了。農戶自主購機以新疆產品為主,依法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支持科技創新 推動綠色發展
4月28日,執法檢查組走進皮山縣木吉鎮新疆西域沐羊人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皮山紅羊保種場標準化羊舍,聽到“咩咩咩”的叫聲此起彼伏。
皮山紅羊作為由新疆挖掘的畜禽遺傳新資源,2023年正式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鑒定。皮山紅羊屬肉脂兼用型多胎粗毛綿羊品種,抗寒、耐粗飼、亦舍亦牧。目前,皮山縣共有養殖戶1.5萬余戶,初步形成產業化發展格局。自開展常態化資源保種工作以來,皮山紅羊高繁育種核心群已擴大至8200余只。
異曲同工。在皮山縣藏桂鄉永安新村徽岳記瓜蔞種植基地,新疆徽岳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同樣注重優化品種,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公司現有授權省級植物新品種3個,在審省級植物新品種2個,已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5個,參與省級科技研發項目1個。在伽師縣粵伽新梅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則掛牌成立6所研究院所,開展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研發,持續推進新梅產業全要素聚集、全產業鏈發展。
農業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當保養耕地,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機肥料,采用先進技術,保護和提高地力,防止農用地的污染、破壞和地力衰退。
近年來,新疆一直積極開展農田地膜污染防治工作,不僅積極治理殘膜,而且致力于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地膜,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024年3月31日,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還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田地膜管理條例》,并于5月1日起施行,成為運用地方“小、快、靈”立法助推現代農業發展、完善涉農法律法規體系的成功范例。
拓寬流通渠道 促進增收就業
4月29日,新疆果業(和田)核桃交易市場大廳滾動的電子屏上實時顯示著一批又一批紙皮核桃的入庫、出庫信息,以及總貨位、已存儲貨位等交易信息。
2018年,新疆果業集團瞄準建設全疆最大的核桃批發交易中心,打造疆內收購網、疆外銷售網,推進核桃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如今,這座核桃交易市場年交易量40萬噸,實現產值60億元,增加8000個就業崗位,帶動8000余戶群眾增收。阿卜迪麥麥提·奧布力告訴記者,他們村也有很多核桃種植戶到此交易。
4月29日,在和田縣巴格其鎮故城村的新疆鐘秀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生態手工藝品生產基地里,維吾爾族匠人忙而有序,正在利用核桃木制作木碗、木勺、木盤、木罐等。面對雪克來提·扎克爾等人的詢問,公司負責人依爾夏提·依不拉音回答了關于和田傳統木雕技藝的保護與發展問題。這些匠人多數來自巴格其鎮,月收入4000元以上。公司現有員工28人,并與周邊17戶家庭建立供銷關系,另有近20人負責下鄉向農民收購改良核桃品種時鋸下的核桃木。
伽師縣新疆盈凱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招收農民就近進廠打工,解決500余人就業。在車間,記者看到一位女員工的工位上寫著一行漢字“都會好起來的”。原來,這位24歲的女工家有一歲半的孩子,才剛進廠兩個月,她笑稱自己“還不夠熟練”,月收入2400余元。她說:“比原來在家好多了,以后會更好的……”
據悉,全國人大常委會此次開展農業法執法檢查,采取執法檢查組赴地方實地檢查、委托省級人大常委會檢查相結合的方式。7月底,執法檢查組將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總結執法檢查工作,研究討論執法檢查報告稿,根據討論意見對執法檢查報告稿進行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