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隨著迷你劇《我的阿勒泰》熱播,阿勒泰成為不少觀眾心中的詩和遠方。片中阿勒泰絕美的自然風光和極具特色的新疆風情,受到很多觀眾的好評。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兩級檢察機關主動服務大局,唱響生態文明的動聽旋律,通過開展雪山冰川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檢察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全力保護雪山、冰川、河流、沙漠、綠洲、動物等生態資源,一份書寫在綠水青山間的“檢察答卷”直抵人心。
在《我的阿勒泰》取景地哈巴河縣,檢察官充分發揮“陽光檢察、正義先鋒”檢察工作品牌效應,助力優化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旅游市場秩序。
哈巴河縣地處新疆最北邊緣,因境內有我國最大的天然白樺林,也被稱為“中國第一白樺林”。哈巴河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定期前往白樺林景區,查看生態環境保護情況,了解景區周邊商戶經營情況,并通過普法宣傳活動,增強游客和商戶的法治意識。
吉木乃縣境內薩吾爾山最高峰的冰川,有個浪漫的名字——木斯島。這里的冰川融水是全縣4萬多群眾、20多萬頭牲畜、12萬畝耕地、幾十萬畝河谷林的生命之水。
針對破壞冰川水域生態環境、污染鄉村飲用水源問題,吉木乃縣人民檢察院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采取一系列舉措預防破壞冰川水域生態和污染水源問題的發生。
2023年,吉木乃縣檢察院成立駐薩吾爾冰川檢察官工作室,與水利部門建立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常態化開展冰川水域環境保護。
《我的阿勒泰》導演、編劇滕叢叢曾說,《我的阿勒泰》沒有將游牧生活描述成簡單的田園牧歌,艱辛繁重的勞作是日常,是對生命厚重的詠嘆與敬畏。守護好“生命之水”,牧民才能延續游牧生活。
在福海縣喀拉瑪蓋鎮北部的原始戈壁荒漠,有一條春秋牧場轉夏季牧場的千里牧道。
近幾年,隨著農用耕地的開發,廣闊無垠的原始戈壁荒漠以及國家濕地公園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福海縣人民檢察院接到線索后,邀請特邀檢察官助理、福海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參與辦案,借智借力確保案件辦理提質增效,通過督促相關部門充分履職,加強對戈壁荒漠以及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
不到喀納斯,不知新疆美。喀納斯湖位于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境內,布爾津縣擁有令人心馳神往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風情,縣城素有“童話邊城”的美譽。
2019年,布爾津縣檢察院“童話邊城保護者”團隊成員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個別在建項目工作人員為滿足生產經營和生活用水需要,通過水井、水泵取水,既未辦理任何取水許可手續,也未繳納相應的水資源費。據此,該院依法向水利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書,促使縣域內同類問題得到全面整改。
曾因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被外界所知的可可托海,位于富蘊縣。這里沒有“海”,但卻有全球地質界公認的“天然地質博物館”——可可托海三號礦脈。
去年,富蘊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履職中發現,三號礦脈周邊的不少綠植因缺水枯萎,灌溉滴管等配套設施損壞,不僅影響區域旅游及生態環境,也造成國有財產損失。
該院通過公開宣告送達的方式,向相關行政單位現場送達檢察建議書,督促整改,切實守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蒙新河貍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是200萬年前第四紀早更新世幸存的物種,被稱為“活化石”。布爾根河貍國家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唯一一個河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的蒙新河貍數量有162只。
2022年以來,青河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多次與布爾根河貍國家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一起,深入布爾根河流域,對河貍生存環境等進行調研并簽訂《合作協議》。兩年來,在雙方的不斷努力下,布爾根河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河貍家族”重煥新生。
2022年至2023年,阿勒泰地區兩級檢察機關通過辦案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治理恢復被污染水源地3處,督促恢復被非法開墾和占用的草原12畝,保護被污染土壤83.62畝,清除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2050.3噸,督促回收和清理生產類固體廢物780噸,督促收回國家所有財產108.9萬余元,以高質效檢察履職守護好阿勒泰的青山綠水。
用心呵護阿勒泰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條路,檢察官們將更加堅定寫好“山水保護答卷”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