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今年4月,在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上訴人阿某需對兩張借條中署名的字跡進行鑒定,經雙方當事人及吐魯番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見證,在人民法院委托鑒定系統隨機選定鑒定機構,實現線上委托、在線發送往來函件及鑒定材料,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鑒定,加快了案件審理進度。
當前,全疆各級法院廣泛采取“互聯網+鑒定”方式開展司法鑒定工作,實現信息數據化、流程跟進實時化,極大節約了訴訟時間和成本。
司法鑒定是針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的鑒定,司法鑒定意見直接影響法官的裁判結果,更關系到當事人權益的實現。之前,因涉及專業性問題需要鑒定,往往會拉長案件辦理時限,也會增加當事人的訴訟成本。
近年來,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積極回應當事人需求,推進司法鑒定“線上”服務,一改之前當事人對外委托鑒定各地跑的情況,當事人只需在網上“搖號”,即可實現在線繳納鑒定費用、實時查看流程節點信息,鑒定機構的鑒定意見也可在線發送給法院和當事人,鑒定時長被壓縮,減輕當事人訴累。
2022年,人民法院委托鑒定系統上線,全疆各級法院鑒定申請和鑒定事項全部通過網上移送,鑒定機構在網上隨機選定,搖珠過程全程錄像,做到全程留痕、線上辦理,提高移送效率。目前,全疆各級法院共在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公布八類鑒定機構154家、破產管理人47家。自系統上線以來,全區法院已累計在網上隨機選定鑒定機構近萬次,涉及標的近600億元。
“線上”司法鑒定也為訴前定分止爭按下“快捷鍵”。2023年8月,昌吉市人民法院在調解階段對薛某起訴的一起種植代管補償案件啟動訴前鑒定程序,經過現場勘查、資料核對,“線上”隨機選定的鑒定機構用時10天,將500畝撂荒地種植投入的機耕費、人工費、電費等損失金額確定為26.24萬元。達成調解協議后,薛某很快拿到了補償款,這起困擾了薛某5年的案件終于結案。
“‘訴前鑒定+訴前調解’縮短了訴訟周期,提高辦案效率,讓雙方當事人都能‘定心’。”昌吉市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法官吳莉莉說。
2022年至今,全疆各級法院已通過人民法院委托鑒定系統開展訴前鑒定239件,涉及標的12.21億元。
司法鑒定“走”上網,監督工作怎么做?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信息技術處處長劉瓊向記者介紹,為全面提升司法鑒定質效,自治區高院制定了《對外委托鑒定工作流程》,進一步規范了《鑒定機構選定告知書》《人民法院委托鑒定書》《鑒定人承諾書》等,并將司法鑒定案件審限節點嵌入審判流程管理系統,自動生成流程節點圖,實時監管辦案時長,自動預警提示超審限案件。
2023年至今,全疆法院共辦理8204件司法鑒定案件,涉及660家鑒定機構,司法鑒定案件平均辦理時長相比2022年縮短37.41天,工作效率提高27.66%。
為確保司法鑒定的公正性和專業性,自治區高院還與自治區司法廳、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單位,以及新疆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自治區價格協會等組織搭建協同聯動機制,建立機構管理問題清單,開展聯合調研和投訴核查,形成鑒定機構全方位管理格局。
2023年,自治區高院核查一起價格鑒證機構超資質鑒定及違規鑒定相關問題,積極向價格協會溝通函告相關情況并提出工作建議。經認真研究處理,11家機構被取消會員資格,核發的機構登記證書一并作廢。
“我們將聚焦當事人的司法需求,加大網上司法鑒定的推廣應用,加強委托鑒定評估節點流程管理,推進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切實降低實現公平正義的綜合成本,提升訴訟當事人的司法獲得感。”劉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