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西大溝鎮下店村安慶巷的村民龔大葉的鏟車打不著火了。情急之下,他給“巷長”段躍祥打電話求助。很快,段躍祥提著一個醒目的“便民工具箱”來了。取出勾線,兩人合力分分鐘解決了問題。
龔大葉笑著說:“‘巷長’雖小,能幫大忙。”
77歲的段躍祥,有52年黨齡,是村里年齡最長的“巷長”。段躍祥說,他的工具箱是“標配”,箱子里裝著扳手、千斤頂、打氣筒等。
近年來,烏蘇市持續精耕“微網格”社會治理,在全市各巷道探索推行“巷長制”基層群眾自治模式,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巷長負責、村民監督、全民參與”的鄉村治理新路子。
烏蘇市將巷長作為網格化管理的細化和延伸,采取“一縱多橫”巷道分片管理形式,構建“市、鄉、村、網格、巷”五級治理體系,嚴格按照“個人申請、民主推薦、支部研究”流程,優先從口碑好、威望高、肯干事的黨員、村民代表或鄉賢能人中民主選舉出“巷長”,組織巷長公開亮相,在巷口張貼“巷長公示牌”,建立“巷長服務站”,全面負責巷內“人、事、地、物、情”的日常管理。截至目前,烏蘇市共有巷長1620人。
各鄉鎮(街道)聯合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婦聯、人社局、農業農村局、醫保局等相關單位不定時舉辦巷長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從農村土地流轉、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社保繳納、最新養老政策等實用性業務知識入手,充分發揮巷長“六大員”作用(政策法規宣傳員、環境衛生監督員、矛盾糾紛調解員、致富信息傳播員、違法行為報告員、文明新風倡導員),實現“巷巷有人管、戶戶有人助”。
“巷長制”采取“日排查、日解決、日反饋”工作方法,充分發揮巷長人熟地情優勢,打好“感情牌”,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安全生產排查等,及時將群眾訴求化解處理到位,將各類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烏蘇市還建立了“巷長”評比辦法和激勵保障機制,“以群眾滿意”為標尺對各巷工作情況和巷長作用發揮進行綜合評價排名;邀請“兩代表一委員”、退役軍人等群體成立“巷長顧問團”,對巷內事項落實情況定期回訪,確保巷長制落實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