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今天都到得早,人齊了咱們就開始,撿重要的說,別耽誤地里的活兒。”4月19日10時40分,在焉耆回族自治縣永寧鎮下岔河村黨員中心戶馬林家,他熱絡地招呼著前來“說事”的村民和村干部。
下岔河村距離焉耆縣城約3公里,交通便捷,入選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去年年底,該村以黨員中心戶為載體,打造了8個“阿木聊說事點”。
“阿木聊”在當地方言中意為“怎么了”。農忙時,村里半個月舉行一次說事活動,冬閑時每周一次,小到鄰里互助,大到村莊規劃,都可以在說事點商量。
近年來,乘著鄉村旅游的東風,下岔河村先后有9戶村民開起了農家樂。今年年初,又有20多戶村民想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新增的4家農家樂籌備得怎么樣了?”說事會上,該村黨總支書記馬蕊詢問。
“城建部門已經做了相關鑒定,目前都在裝修呢。”馬林回答。
“提醒大家,經營性自建房的房屋結構可靠性鑒定報告、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稅務登記等都要辦全。”馬蕊提醒道。
“好,這兩天走訪時我給大家說說。”馬林點頭應允。
今年,下岔河村計劃創建自治區鄉村振興示范村。年初,村“兩委”動員村民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發展庭院經濟,并對所有庭院做了規劃,給每戶村民免費發放豇豆苗和土番茄苗,而且連銷路都找好了。
下岔河村以種植小麥、玉米、番茄、辣椒為主,4月辣椒和番茄要移苗,這是細活,短期內需要大量勞動力。
“楊炳成家的70畝辣椒地快栽苗了,可幫工還沒著落。”村民何福龍在說事會上反饋了解到的情況。
當日再無其他事要議,大家決定一起去看看。
幾分鐘后,馬林一行來到楊炳成家地頭,鋪膜機在田間突突作響,一會兒就鋪了一壟地。
“看樣子今天能鋪完,那明天就得種,咱們在朋友圈、居民群里發布用工信息,看誰家有人閑著就來幫忙。”黨員馬文明提議,眾人馬上行動起來。
“3人報名”“我這兒有2人”……十幾分鐘后,幫工湊齊了。
今年1月,說事點收集梳理群眾訴求時,發現大家普遍關注巷道綠化、亮化問題。通過集思廣益,村“兩委”決定在巷道兩側栽種杏樹和西梅樹,一來環境增綠,二來村民增收。目前,200多株果樹已綠滿枝頭,路燈正在維修中。
說事點實行“群眾點單問事—黨員中心戶接單提事—村黨總支派單議事—在村各支力量領單辦事—群眾跟單評事”五步閉環工作機制,讓群眾事件件都有回應。
為讓黨員中心戶切實發揮為民“發聲”的作用,下岔河村加強對全村66名黨員和8個黨員中心戶的管理,引導黨員和群眾互相監督,“干不干”讓群眾定,“干什么”讓群眾選 ,“怎么干”讓群眾提,“好不好”讓群眾評,并通過“年初承諾”“日常踐諾”“定期評諾”機制,將黨員中心戶履職情況納入黨員積分管理和民主評議。
今年以來,下岔河村已通過“阿木聊說事點”商議民事148件,化解矛盾糾紛41起,辦結群眾訴求107件,群眾滿意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