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近年來,吉木薩爾縣人民法院三臺法庭搭建共享協同、護耕富農和優質助企三個平臺,快速化解矛盾解紛,助力鄉村振興,當好企業發展的護航者,讓小法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為,增添了新“楓景”。
共享協同 快速解紛
2023年11月,三臺鎮潘家莊子村的王某很是煩心。原來,他聯系趙某建房,房建好了,可屋內沒有安裝踢腳線,電路也有問題,王某為此扣了8000元尾款未支付。趙某卻認為他是嚴格按照建房合同施工的,合同中對踢腳線沒有約定,房間電路也是按照王某要求設置的。兩人因此爭執不下。
三臺法庭庭長蔡辰到鎮政府參加工作例會時,得知了這起糾紛。例會結束后,蔡辰不敢耽擱,立即與潘家莊子村黨支部書記、司法所所長一起來到該村,通知趙某到場。幾人一起到王某家實地查看。蔡辰等人分別給雙方做工作,兩人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趙某按照王某的要求安裝室內踢腳線,王某一次性支付尾款。
“法官就是要到現場去調查真相,到基層去化解矛盾,到一線去定分止爭,到群眾中析理講法,努力做到案結事了。”蔡辰說。
近年來,三臺法庭建立“法庭+鎮黨委+矛調中心+司法所+村委會、社區+N”的糾紛化解模式,及時為三臺鎮司法所、派出所和各村委會相關工作人員通報案件化解情況、類案預警信息,不斷壯大多元解紛“朋友圈”,真正實現“抓前端、治未病”。
該法庭還主動搭建村莊聯系點、法官工作站、人民調解室等聯動機制,同時,在村莊設立巡回法律服務點,最大限度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護耕富農 鄉村振興
近日,三臺鎮阿克闊別村涉11名牧民的飼草攪拌機質量糾紛得以順利化解,而防范農機采購風險的普法宣傳也同步開展,這是三臺法庭護耕富農的生動實踐。
2022年12月,該村11位牧民從網上購買河北某公司生產的某品牌飼草攪拌機。到貨后,牧民發現攪拌機無法正常使用。多次聯系賣家無果,牧民們找到鎮政府尋求幫助。
得益于三臺法庭設立的護耕富農維權平臺,鎮政府負責人很便利地與法官取得聯系,法官當即啟動聯動機制,第一時間與賣家進行電話溝通,著手準備糾紛調處工作。
由于跨省開庭訴訟成本高,為減輕當事人訴累,承辦法官、鎮黨委、司法所組織牧民代表在三臺法庭遠程多元矛盾化解中心,與河北某公司負責人開展線上調解。
法官引導賣家與牧民代表理性協商,最終雙方達成和解:賣家重新郵寄一臺飼草攪拌機的電機及減速器,進行調試,如調試成功后再郵寄剩余十臺。在新電機及減速器送達牧民家中后,承辦法官來到牧民家中查看調試情況。原以為問題得以化解,但是3天后,牧民又反映機器無法使用。
蔡辰本著“一次性、實質性化解糾紛”理念,在確認調試未果后,一方面指導牧民對機器進行封存,另一方面又與賣家溝通。多次協商后,雙方達成新的調解協議,牧民將電機及減速器退回給賣家,賣家對牧民進行適當賠償。對于其他的10起案件,在法官的引導下,各方也先后參照前案達成調解協議。賣家收到退貨后,全額支付了賠償款。
三臺法庭通過護耕富農維權平臺創新類案“示范調判+當即履行”機制,確保訴訟實質性減量。蔡辰表示,護耕富農維權平臺是解決集體糾紛的“功臣”。
優質助企 護航發展
近兩年,因商戶遲延支付租金引發的糾紛呈上升趨勢,三臺法庭充分發揮調解的靈活性,實現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損失最小化,讓司法為民更有溫度。
2021年7月, 商戶周某與三臺鎮某市場簽訂攤位租賃合同,期限從當月至2023年7月1日。租金每半年一付,后因商戶周某拖欠租金,原告催討無果,將對方告上法院。
“周某經營困難,拿不出2萬元租金。”承辦法官了解這一現實情況后,以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為目標,通過耐心調解和溝通,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協議。原告免除部分租金,周某分3次支付剩余租金。
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訴累,實現高效審判,三臺法庭鼓勵當事人申請網上立案,在線參與庭審。
今年年初,三臺法庭通過“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網上開庭”的方式,受理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該案被告在河北省某縣,短時間內無法到法院領取訴訟材料。三臺法庭法官本著“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辦案理念,征得當事人同意后,采用電子送達的方式將相關材料發送給當事人,短短幾分鐘便完成了送達工作,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交通成本。 在法官的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近年來,三臺法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持續深入開展走訪企業活動,并將其作為常態化工作來抓,法官主動送法進企業、提供法律咨詢,為企業紓困解難。
“三臺法庭以‘助企法官工作室’為支撐,構建優質高效助企平臺,當好企業發展的護航者,讓小法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有更大的作為,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法院的新擔當。”日前,吉木薩爾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楊永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