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新疆平安網訊 月16日星期二一早,和田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買買提·外力來到該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接待大廳,開始一天的工作。
每周二是和田市檢察院設置的“檢察長接待日”,由該院領導輪流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開展接訪工作。自2023年以來,和田市檢察院“檢察長接待日”共接訪68次,化解矛盾66件,化解率97%。
10時30分,和田市伊里其鄉托甫恰村村民阿某來到12309檢察服務中心。聽說當天負責接訪的是檢察長,他高興地說:“太好了,我正好有一件小事想請檢察院幫忙。”
“你的小事就是我們該辦的大事。”買買提說著,請阿某坐下,遞上一杯熱茶。
在買買提的引導下,阿某詳細講述了自己的訴求。2020年,他將價值5760元的雞蛋賣給商販買某,后來買某因犯罪被判刑,他至今沒有拿到雞蛋款。“我女兒現在病了,著急用錢,想要回這筆錢應個急。”阿某說。
買買提當場與買某所在的社區取得聯系,不一會兒,社區工作人員將買某的妻子熱某帶到檢察院。
熱某為難地說:“我一個人要養孩子,還要照顧公婆,一下拿不出這么多,先給你3000元,下個月再付剩下的,你看行嗎?”阿某表示同意。
拿到錢,阿某握著買買提的手,一個勁兒地道謝:“4年了,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沒想到來一趟檢察院就解決了,謝謝檢察長!”
檢察長接訪,解的是難題,接的是民心。在買買提看來,在辦理信訪案件時,要帶著感情接待信訪人,真誠傾聽信訪人訴求,耐心細致地釋法說理,這樣才能換來群眾的理解。
今年年初,一位老人在和田市檢察院門口喊冤:“我沒有打人,是法院判錯了……”
買買提聽聞,立即將老人請到12309檢察服務中心。經了解得知,前來申訴的老人江某某今年85歲,2005年7月的一個晚上,他的兒子江某將貨車停在和田市臺北路的一處非機動車道上卸貨,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巡邏至此,告知其非機動車道上不能停車,并讓其出示駕駛證和行車證接受檢查,但江某不予配合。在一旁的江某某不想兒子受處罰,抓住警車的保險杠大喊:“警察打人了……”事后,江某某因犯妨害公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買買提查看當年的案卷,確認法院判決無誤。他耐心地給江某某做工作,詳細講解相關法律規定,但江某某固執地認為,“只要沒動手打民警,就不構成妨害公務罪”。
為此,和田市檢察院召開刑事申訴案件簡易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和田市委政法委工作人員、江某某所在社區負責人、人民監督員等參加聽證。通過多方釋法說理,江某某終于認識到錯誤。
檢察長接訪,怎么接才最有效果?
“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實處。”買買提說,辦理信訪案件,一定要“件件有回復”,嚴格執行“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的要求,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