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機關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導向,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基點,以深化警務機制改革為動力,以科技信息化應用為支撐,不斷提升派出所基層基礎工作,夯實平安穩定基石。2023年以來,該州367個小區實現侵財類案件“零發案”,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別下降6.3%和9.7%,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損失分別下降8.1%和12.6%,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警力常在社區 構建警網融合
巴州公安機關積極構建“派出所主防”實戰化體系,建立以派出所綜合指揮室為統領,推動各警力在大走訪、接處警、查辦案、降警情、控發案、治亂點等方面合成作戰,構建任務下達、盯辦落實、完成反饋、通報問責的工作閉環體系。此外,綜合考慮轄區面積、治安形勢等要素,以“整合警力、聯勤聯動、集約高效”為目標,科學劃分警務區配備警力,保障警務室民警80%以上時間下沉社區工作,警務模式由過去的“下社區”轉變為“常在社區”“融入社區”。
通過建立健全“警長負責制”、站室捆綁工作責任制等機制,巴州公安機關打破警種壁壘,統籌開展治安管理、巡邏防控、警情處置等工作,形成“小事一網解決、大事全網聯動”的工作格局。
“真不錯!”談及庫爾勒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校園警務室,庫爾勒市實驗中學保衛處工作人員張孟亮豎起了大拇指。
庫爾勒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轄區內有多所學校,為守護好校園安全,維護轄區平安穩定,校園警務室應運而生,并設有“青少年維權崗”工作站,強化“家庭—學校—社會—公安機關”四位一體的防范體系建設,共同做好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與轄區家庭困難、問題突出的青少年結成了幫扶對子,一對一開展幫扶工作,切實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深化平安校園建設。
博湖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將警務力量與社區干部結合,升級打造5個標準化警務室,以居民住宅為“觸角”,全力構建多元化調處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的“警網融合”新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許多社會治理問題迎刃而解。”城鎮派出所所長周廣春介紹,“警網融合”將民警懂法優勢和社區干部人熟優勢相結合,民警與社區干部保持24小時聯動,讓警務工作從“被動接警”向“主動處警”轉變,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警格”。
突出主防主責 推行智慧調解
作為治安防范的主力軍,巴州公安機關圍繞重點區域、重要部位、重點目標,在全州科學合理設置點位,按照崗位設置和任務要求,推動“公安巡防”和“群防群治”深入融合。輪臺縣公安局成立“紅馬甲義警”,參與社區巡邏防控、法治宣傳、隱患排查、矛盾調解等工作;尉犁縣公安局興平派出所組建由退役軍人組成的義警隊,協助派出所民警開展警務工作。
“以后咱哥倆得和睦相處,不能因為這點小事鬧別扭讓人笑話了。”近日,庫爾勒市西尼爾鎮巴西額孜村60多歲的劉大爺、李大爺因為自行車不小心碰到一起引發紛爭,在巴州公安局開發區分局西尼爾派出所“調解小分隊”的調解下,當天下午兩名老人又重歸于好。
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立足提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能力,西尼爾派出所打造“嵌入式”智慧調解室,組織有經驗的民輔警及退休干部成立“調解小分隊”,將調解和普法宣傳相結合,對轄區可能存在不穩定因素進行全面摸排梳理。同時加強同村委會及轄區單位溝通協作,第一時間掌握轄區矛盾糾紛情況,會同多方力量對矛盾糾紛群體進行調解,防止矛盾激化。
巴州公安機關積極推動治安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的公調銜接機制,組建州縣兩級公安機關矛盾糾紛閉環式化解專班,強化重復警情分析和專項治理,持續加大公安110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高效對接聯動,2023年共推送化解處置各類矛盾糾紛8400余起,明確職能任務、流轉要求程序、協調聯動處置,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
堅持數據賦能 提升工作質效
2023年12月14日,庫爾勒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王瑞彬收到后臺預警,一個銀行賬戶可能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為避免該卡“外流”造成群眾財產損失,他立即聯合銀行對該賬戶進行管控。當天,北京警方也對此賬戶進行了涉詐預警。因為管控及時,詐騙分子無法轉出錢款,民警成功攔截195萬余元,為企業和群眾挽回了損失。
巴州公安機關根據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網絡有害信息傳播特點規律,自主研發“慧眼識詐”App,接收后臺預警提示后,民警會第一時間通過上門勸阻、96110專線電話勸阻、12381短信預警等方式,開展預警勸阻和全量保護性止付,構筑起防詐反詐“防火墻”。2024年以來,已累計預警13萬余條,警方上門勸阻2000余次,成功勸阻120余起150萬余元,保護性止付2600余萬元。
為推動公安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巴州公安局聯合庫爾勒市公安局在朝陽派出所打造多警種業務“一站式”受理的公安政務服務中心,“綜窗+專窗”一區辦結服務新模式上線運行。群眾只需取一個號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務,只要帶齊申請資料就可以辦理治安、戶政、交管、出入境等88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
同時,借助“新疆公安”App數據資源,推出“巴州公安微警務”微信小程序,推行公安戶籍業務“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委托辦、承諾辦、容缺辦”六個辦,完善“政務中心+派出所(專業大隊)+警務站(室)”三級架構服務體系,健全“警企聯絡室”“公安1號窗口”“涉企綠色通道”等工作機制,推出服務民生54項和優化營商環境12項便民利企措施,2023年網辦事項達84.3萬余件,占業務總量57.6%,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斷厚植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