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實施食品經營許可等“證照同辦”,是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在進行的一項營商環境優化改革。率先“吃螃蟹”的企業反饋:“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從網上一次性提交材料,只用了不到一天就拿到兩個證照。”
將以往“多表申請、多窗辦理、多次跑動、串聯審批”的辦理流程,優化為“一次受理、并聯審批、同步辦結”的“準入即準營”模式,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良好營商環境如同清新空氣,是經營主體成長發展的前提,是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的基礎。從“率先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到“探索實施食品經營許可等‘證照同辦’”,再到“提升法治保障水平”,《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的25個方面的具體舉措,擺在首位的就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當前,我們要按照方案要求,著力打造環節更少、流程更快、成本更低、政策更優、服務更好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創業營造良好環境,全面激發市場活力。
在市場化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比如安徽自貿試驗區著力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在全國首創企業開辦涉稅業務“一網集成”,企業全流程辦理僅需1.5小時。圍繞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加大數字賦能、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打造全鏈條、全天候、全過程的政務服務新生態,方能推動市場有效、企業有利、發展有序。
在法治化上下功夫。法治是營商環境的核心。比如天津自貿試驗區成立公信法律戰略合作聯盟,為經營主體提供一站式、全鏈條、高效快捷的法律服務。這啟示我們要深入推進法治新疆建設,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全方位發力,尤其要支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積極引入區域性國際仲裁組織、商事組織、律師事務所等涉外法律服務機構,提升法律服務能力,切實為改革試點、制度創新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在國際化上下功夫。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自貿試驗區的優勢所在。比如湖北自貿試驗區聚集光電子信息企業超過1.6萬家,成為中國光通信領域最大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基地。對新疆而言,只有全面提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健全外商投資服務保障機制,切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公平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標準制定等權利,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平等享受產業和區域發展政策,才能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到自貿試驗區投資興業。
一定意義上來說,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深化改革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的過程。發揚改革精神、樹立市場觀念、增強法治意識,結合經營主體落地發展所需,謀劃推出更多務實管用的實招硬招,就一定能以更優的營商環境賦能新疆自貿試驗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