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落實”推動“總對總”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疆平安網訊 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邀請中央15家單位座談,總結“總對總”工作成果,交流經驗,共商推動“總對總”工作高質量發展。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出席并講話。
據悉,最高法于2020年組織開展“總對總”工作——與有關中央單位協同化解本領域、系統的行業性、專業性矛盾糾紛。截至目前,合作單位已發展到13家;對接的調解組織和調解員數量增長到3.3萬家、7.5萬人;合作單位接受法院訴前委派調解案件數及調成案件數從4324件、2776件,增長到194.5萬件、148.8萬件,實現糾紛從“解決得了”向“解決得好”轉變。張軍介紹了“總對總”實施三年多來取得的成果。“調解隊伍不斷壯大、覆蓋面更加廣泛、調解質效持續提升、實質解紛水平不斷增強,老百姓獲得感更強”“在‘引進來’訴調對接的基礎上,積極推動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幫助合作單位培育自身調解力量,促推行業調解、專業調解的解紛能力不斷提高,有效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圍繞怎樣把“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到實處,會同各方久久為功推動“總對總”工作高質量發展,張軍與大家共商4點工作意見——
緊扣主動全面落實。各級法院要“點對點”做好同級合作單位的對接服務工作,真正把“總對總”調解資源用好,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創造性地落在工作中。要認真匯總分析各領域、系統訴至法院的民事、行政糾紛情況,與各合作單位一道研究完善頂層設計,針對性解決類案多發高發問題。要加大督促力度,壓實條線監督指導責任,全面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效能。
緊扣嚴格高效落實。嚴格執行調解自愿原則,先登記再分流調解,杜絕強制調解、久調不決。以實現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為目標,引導當事人積極主動履行調解協議,盡可能減少糾紛進入執行等后續程序。暢通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加大司法確認在線辦理力度,形成覆蓋全面、銜接緊密、運轉順暢的保障機制。
緊扣依法能動落實。做好經驗總結,全面提煉實踐成果,為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相關制度提供更多實踐基礎。會同合作單位完善工作機制,形成更多示范判決,促推調解規范化、法治化。加大市場化調解政策支持力度,擴大商事糾紛市場化調解試點范圍,完善公益性調解托底、市場化調解并行的工作格局。
緊扣科技賦能落實。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總對總”工作深度融合,提高重點領域矛盾糾紛數據分析和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增強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精準性。與有關單位共同完善法院調解平臺功能、在線對接工作,讓平臺更好用、更實用,通過信息化賦能助力“總對總”工作提質增效。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孫曉芳在講話中指出,“總對總”機制是以實際行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舉措,是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好辦法。下一步要落實各方責任,在鞏固、深化、拓展上發力,用足用好現有機制、提升解紛質效,擴大解紛朋友圈、輻射面,覆蓋更多地方、延伸到基層一線,形成“總對總”機制建設的強大合力。推動“總對總”機制向前延伸,加強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聚合各方面資源力量,發揮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及態勢研判預警等功能,讓更多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萌芽。
最高法黨組成員、副院長楊萬明、楊臨萍,中央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總對總”合作單位及最高法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部分新聞媒體記者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