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進一步拓寬公民組織提出審查建議渠道
歲末年初,很多民眾都感受到了備案審查帶來的“溫暖”。對涉罪人員近親屬進行“連坐”限制被喊停、地方全面禁放煙花爆竹的規定須修改……多個涉及公民合法權益以及民生類話題沖上熱搜,引發全社會熱議。這些案例,均出自去年底亮相的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
細心觀察不難發現,曾經被稱為“鴨子鳧水”的備案審查工作正越來越多地“步入尋常百姓家”,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護身符”作用日益彰顯。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關于完善和加強備案審查制度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以《決定》的方式完善和加強備案審查工作,就進一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完善審查程序機制作出明確規定。
“根據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開展依申請審查,是法工委開展備案審查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同時也是回應人民群眾呼聲的基本方式。”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備案審查室主任嚴冬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備案審查工作和制度建設已經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下一步,將進一步拓寬公民、組織提出審查建議渠道,使備案審查制度和工作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制度載體。
公眾4年提交審查建議超萬件
每年都有大量的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提交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2023年度備案審查報告顯示,一年來,共收到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2827件。法工委對收到的審查建議逐一審查研究,依法對報送備案的法規、司法解釋開展主動審查,對審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研究和處理意見。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法工委在中國人大網開通“審查建議在線提交”平臺。平臺開通以來,4年間共收到超過12300件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
“任何公民、組織發現法規、司法解釋等規范性文件存在違反憲法、法律的情況,都可以登錄中國人大網在線提交審查建議。”嚴冬峰表示,下一步,還將繼續優化公民、組織在線提交審查建議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在線提交平臺功能,讓越來越多的民眾可以通過平臺更加便捷地提交審查建議。
多渠道提高參與積極性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決定》的一大亮點,《決定》專門進行了多方面規定。
《決定》第十五條規定,備案審查工作應當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保障人民群眾對國家立法和監督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同時規定,暢通人民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完善審查建議在線提交方式。
“提高群眾參與備案審查工作的積極性,主要就是鼓勵他們更多更好地提出審查建議,反映訴求,提出意見。”嚴冬峰說,要進一步暢通群眾反映訴求的渠道,包括線上、線下。在推動備案審查信息化的同時,繼續推動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建設,初步的想法是借鑒地方做法,在數據庫上直接開通端口,公民在登錄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查閱法律法規時如果發現有問題,可以直接在端口提出審查建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通過數據庫的建設,民眾提交審查建議更方便,能夠更直接反映問題,我們也能夠更快看到問題、解決問題。”嚴冬峰說。
《決定》規定,做好對審查建議的接收、登記、審查、處理和反饋工作。加強與審查建議人溝通,增強審查研究的針對性、時效性。審查完成后,及時向審查建議人反饋。
“工作中,我們收到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每一件都會進行認真研究。同時,也會和相關審查建議人通過電話、微信,甚至見面等方式進行溝通,更好地了解審查建議人的實際需求。審查建議研究處理之后,也會及時向相關審查建議人進行反饋,反饋的時限、方式、內容都有一套流程。”嚴冬峰表示,《決定》出臺后,將繼續完善相關工作機制,進一步優化反饋流程,更深入了解人民群眾需求,更有效地予以回應,真正貼近民心、反映民意,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
進一步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
基層立法聯系點已經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臺。目前,“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系點已經實現“全覆蓋”,還將繼續擴容。
《決定》明確,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民意直通車作用,深入基層了解法規、司法解釋實施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提升備案審查民主含量和質量。
“基層立法聯系點的一大優勢就是貼近基層群眾,備案審查工作要充分利用基層立法聯系點民意直通車的作用。”嚴冬峰說,近幾年在備案審查工作中發現,一些基層的規范性文件確實存在違反法治原則、違反法律規定等情形,通過基層立法聯系點可以收集群眾對于這些問題文件的意見建議。
“接下來,我們會到一些基層立法聯系點去跟群眾坐下來聊一聊,直接面對面了解他們對于備案審查工作的看法、想法,讓備案審查工作能夠更貼近老百姓。”嚴冬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