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上午,烏恰縣公安局“西極義巡”義警服務隊走訪轄區商鋪,了解商戶的困難訴求;同一時間,在阿合奇縣司法局阿合奇司法所“古麗”品牌調解工作室,經人民調解員耐心調解,因一筆欠款鬧了幾年矛盾的熱某和吾某達成調解協議。
調百家事,解千家難,暖萬民心。
近年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健全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積極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楓橋式”品牌,有效防范化解各類矛盾風險隱患,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形成了社會治理創新的克州實踐。
領導帶頭辦案 問診把脈解紛
12月11日,走進阿克陶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阿某直言要“見領導”,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他前往縣級領導接訪室,向當日輪值的阿克陶縣委常委木輝提·對山訴苦。
多年前,阿某在某單位任職,在宿舍不慎摔傷導致腰椎骨折。因治療等多方原因,阿某從單位離職,可直到現在他腰部的損傷仍未完全康復。
“我要求原單位賠償,又不知道該怎么做,直接去法院打官司嗎?”阿某問。
木輝提仔細查看了阿某提供的相關材料,發現他從未做過傷殘鑒定,于是建議他先做傷殘鑒定,再根據鑒定結果,判斷是否需要按照法定程序維護合法權益。
從憂心忡忡進門,到踏踏實實離開,只用了一個小時,阿某感受到了阿克陶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的辦事效率。
阿克陶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成立于2022年8月,有常駐單位6家,輪駐單位12家,設立接待、等候、調解、仲裁、就業、綜合等6個功能區10個窗口,打造集群眾接待、業務服務、統籌調度、矛盾化解、心理咨詢于一體的“一站式”多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
在這里,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和矛盾糾紛,現場受理、解決、反饋,縣級領導協調督辦,確保群眾訴求有人管、有人辦。
近年來,克州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到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不斷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指揮棒”作用,健全“四級書記抓信訪”責任體系,實現簡單問題網格解決、一般問題村(社區)解決、復雜問題鄉鎮(街道)解決、疑難問題州縣解決、行業問題部門聯動解決,切實把群眾合法權益維護好、矛盾糾紛化解好、合理訴求解決好。
11月20日,林某雇了12輛貨車,從喀什地區伽師縣往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運送棉花。可到達目的地后,計劃購買棉花的某企業提出,因市場價有變動,要將原本商量好的一公斤棉花8.2元的價格降為一公斤7.6元。
林某不同意,雙方僵持了三天,貨車司機不愿意了——車輛每停運一天,就造成1000元的損失。這錢該誰付?貨車司機報了警。
得知此事后,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郭星主動包案,他帶著阿圖什市人民法院上阿圖什人民法庭庭長努爾艾力·庫爾班、阿圖什市司法局上阿圖什司法所所長古麗斯坦·安外爾、阿圖什市公安局上阿圖什派出所民警麥麥提江·托戶提,先后對林某和某企業負責人調解5次。
調解團隊發揮所長,釋明法理、講明情理,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某公司按照約定價格購買林某的棉花,并向貨車司機支付相應費用。
選優建強隊伍 提升調解質效
今年8月,肉某因父親遺產分割問題,向阿圖什市幸福街道天山路社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求助。
肉某的父親跟兩任妻子先后生育了7個孩子,目前,現任妻子跟著孩子在外地生活。父親去世不久,肉某擔心父親留下的房子分配不公。
特邀人民調解員、阿圖什市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阿布都沙拉木·賽提瓦爾地詳細了解肉某家的情況后,用了一周時間,先后十多次與相關家屬聯系,講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有關遺產分配的規定,最終一家人達成一致意見,由肉某父親的現任妻子繼承遺產的50%份額,7個孩子按等份繼承剩余的50%份額。
去年以來,幸福街道天山路社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邀請退休法官、民警及老黨員等群體組成百人調解團,建立輪換制坐班“接診+問診”機制,向轄區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近年來,克州選優建強人民調解隊伍,持續提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能力和水平,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烏恰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組建“西極義巡”義警服務隊,組織轄區退休干部、物業人員、退伍軍人開展困難訴求收集、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阿圖什市阿扎克鎮建立以村(社區)“兩委”成員、網格長、派出所民警、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顧問等為主的“調解人才庫”,并將其納入鎮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調解聯動人員名單,充分發揮其“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做到矛盾糾紛調解隨叫隨到。
12月1日,烏恰縣黑孜葦鄉也克鐵熱克村的托某向烏恰縣司法局黑孜葦司法所所長母鵬訴苦:老婆孜某回了娘家,要跟他離婚。
母鵬是“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擅長處理家庭鄰里糾紛,得知此事后,他先弄清托某和孜某的矛盾焦點。
原來,托某在外從事運輸工作,孜某在離家不遠的企業打工,托某的父母向其埋怨孜某不顧家,托某不分青紅皂白就和孜某吵了起來。
問題理清了,就找到了化解糾紛的“鑰匙”。母鵬一邊給托某和其父母做工作,一邊請村婦聯主席和“法律明白人”勸孜某。當天,孜某回了家,托某當著大家的面給孜某道歉,承諾今后一定注意溝通方式,學會換位思考。
打造特色品牌 激發治理活力
12月11日,阿克陶縣皮拉勒鄉闊蘇拉村村民麥某走進皮拉勒鄉“阿西古金牌調解室”,欲言又止。
“請問有什么需求?”人民調解員海熱古麗·蘇來曼詢問。
兩年前,麥某給表哥借了2000元,約定今年12月前還清,可表哥卻一直沒還。
“都是親戚,我實在不好意思張口,但最近家里急著用錢,想讓你們幫幫我!”麥某說。
海熱古麗先安撫好麥某情緒,接著聯系麥某的表哥,在電話中釋法說理,一個小時后,麥某的表哥來到調解室,將2000元還給了麥某。
親朋好友間的糾紛多源于不起眼的小事,如不及時化解,有可能引發更大的矛盾。
2022年,皮拉勒鄉婦聯和司法所聯合設立“阿西古金牌調解室”,采用“鄉親+干部+心理咨詢專家+專業法律顧問”聯調模式,推行“情緒疏導+親情規勸+社會介入+事后回訪”調解方法,化解了一大批鄰里糾紛和家庭矛盾。
近年來,克州因地制宜,積極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解品牌,探索具有時代特征、符合民情民意、滿足群眾需要的基層治理新方式。
阿合奇縣哈拉布拉克鄉打造“石榴籽品牌調解室”,秉承“矛盾不上交、糾紛不過夜、服務不打折”原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持續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阿圖什市公安局上阿圖什派出所打造“天門救援服務隊”“趙哥談心室”等警務品牌,探索旅游警務模式,小事認真辦,急事抓緊辦,全力做好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工作,獲得群眾的廣泛稱贊。
阿克陶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充分整合資源,通過打造服務站、掛牌工作室、設立聯系點等方式,鼓勵引導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律師團隊等社會資源參與基層治理,先后引入“古蘭白爾法官工作室”“蘇然其金牌調解室”“薩迪克”法律咨詢室、“新疆冰川”律師事務所等10家調解組織力量入駐,為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提供個性化精準服務。
“人民滿意是一條走不完的路,‘楓橋經驗’是一本寫不完的書。我們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更好守護人民群眾的幸福和安寧。”克州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