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記者來到烏恰縣司法局吉根司法所,被一塊“大媽調解室”的牌子吸引。
“為什么給調解室起這個名字?”記者問。
“你進去就知道答案了。”吉根司法所所長石晶瑩賣了個關子。
記者走進調解室,一塊印著“布茹瑪汗·毛勒朵”字樣的姓名牌映入眼簾。原來,大媽不是別人,正是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獲得“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的布茹瑪汗·毛勒朵。
石晶瑩說,布茹瑪汗大媽在鄉親們中有很高的威望,在烏恰縣司法局的支持下,鄉里在吉根司法所打造了大媽調解室,切實發揮布茹瑪汗大媽的品牌效應以及她在各族群眾中的影響力,更好化解鄉親們之間的矛盾糾紛。
“跟著大媽,我們學到了很多。”吉根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者古力扎爾·吐爾遜和古麗胡瑪爾·克木木向記者講述了她們和布茹瑪汗大媽共同調解的一起鄰里糾紛。
11月11日晚,吉根鄉薩孜村村民吐某來到同村好友買某家喝酒。當時,吐某已經喝了不少酒,買某的妻子佧某說丈夫不在家,讓他先回去。
“你就是不想讓我們一起喝酒!”吐某指責佧某。
佧某一聽生氣了,雙方爭吵起來,吐某還打碎了佧某家的玻璃。之后,吐某報警。
接到報警后,按照矛盾糾紛聯調機制,古麗胡瑪爾和古力扎爾跟隨民警來到現場,見吐某醉醺醺的樣子,便將其送回家醒酒。
第二天一早,古麗胡瑪爾、古力扎爾和民警、村干部帶著吐某一起來到佧某家調解糾紛。
佧某怒氣未消,二人又發生了爭吵。
佧某一家和布茹瑪汗大媽是鄰居,看到兩人冷靜不下來,古麗胡瑪爾等人決定請大媽出面調解。
“孩子們,你們在吵什么呢?”一進門,大媽笑著問道。
一看到大媽,劍拔弩張的二人瞬間平靜下來。大媽對鄰居和吐某的情況比較了解,知道兩家人的關系一直很好,便分別和二人溝通。
吐某堅稱自己沒打碎玻璃,大媽讓民警播放執法記錄儀拍攝的錄像,吐某羞愧不已。“太丟臉了,大媽,我馬上給她賠玻璃錢。”吐某說。
大媽語重心長地說:“酒可以喝,但不能過量,你看這次惹下事了吧!以后要多愛惜身體,好好工作。”
另一邊,佧某仍舊很委屈,大媽拉著她的手說:“我們都是女人,我理解你的心情和感受。以后再碰到這樣的情況,首先要保護好自己,避免發生沖突傷害到自己。”
見佧某逐漸平息下來,大媽繼續勸解她:“他和你們家的關系一直很好,剛才他承認了錯誤,也愿意賠償你的損失,你是不是考慮原諒他?”
在大媽的見證下,吐某當場賠償了玻璃錢,并向佧某道歉。

以“大媽調解室”為榜樣引領,吉根鄉組成鄉村兩級矛盾糾紛線索摸排小組,通過電話、微信、入戶走訪等多種方式進行矛盾糾紛線索的摸排收集,對收集到的線索及時分析,并安排專人開展調解。
今年以來,吉根鄉排查矛盾糾紛37起,涉及家庭婚姻糾紛、經濟糾紛、鄰里糾紛等,其中,邀請布茹瑪汗大媽調解矛盾糾紛12件,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