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村委會治保主任的職務,和田市古江巴格鄉金龍村的木塔力普·玉素普還有一個身份——法律明白人。
釋法說理、化解糾紛,木塔力普幾乎每天奔走在田間地頭、大街小巷,開展法治教育,調解群眾糾紛。“我們發展旅游,就要給村民講清楚依法做生意的道理,比如發生經濟糾紛要通過法律方式解決。”木塔力普說。
如今,不僅是在金龍村,在新疆各個村(社區),基本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法治種子已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
“第一題選A,第二題選C。”12月19日,木塔力普通過“法治新疆”微信公眾號,認真參與十二月學法達人月月賽答題活動。
2022年5月,木塔力普家被評選為“學法用法示范戶”。和田地區司法局工作人員向包括木塔力普在內的示范戶贈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書籍和圖冊。除了自學,木塔力普還利用村民來串門的機會,拿著圖冊為大家講解法律知識。時間長了,村民們有不明白的事,都會主動來找他。
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是學法用法的重中之重。
一年來,新疆搭建“法治講堂·逢九必講”法治培訓平臺,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國家工作人員、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明白人同上一堂法治課;開展領導干部任前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知識考試,促進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各地、各部門廣泛組織開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并開展了“一把手”法治宣講活動。
在新疆,“關鍵少數”法治培訓機制更加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日趨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有效規范,基層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憲法精神始終引領著新疆法治政府建設進程。

12月4日18時,烏蘇市司法局普法直播間剛剛開播,就引來了7000名網友的圍觀。“大家好,我是烏蘇市司法局干部馬冬晴,今天是國家憲法日,本次直播我們將結合憲法和實際生活有什么樣的具體關聯進行講解。”馬冬晴說,當天的直播收獲了上百萬點贊量,網友們稱贊這樣的學法形式好。
“普法+直播”“普法云課堂”、學法達人月月賽等,一年來,我區大力推進“互聯網+普法”將單向式法治宣傳轉變為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專業化的“法言法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網言網語”,群眾的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自治區司法廳統籌廳直系統5個網站、16個新媒體賬號力量,構筑普法宣傳大矩陣。“法治新疆”微信公眾號圍繞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刊載、發布法治信息,開設“地州法治”“以案普法”等欄目,推送普法專題、典型案例2000余條。開展法治文化優秀作品征集和展播活動,建立線上法治文化作品精品庫。持續用好“新疆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臺”,常態化開展國家工作人員網上學法考法,全區國家工作人員累計263萬余人次參與無紙化答題活動,舉辦12期各類法律法規“學法達人月月賽”。

“今天,我們來講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2月1日,在吐魯番市高昌區第二中學,一堂普法志愿者帶來的法治課,贏得學生們陣陣掌聲。
宣講中,普法志愿者結合文字、圖片、視頻和具體案例,從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守護幸福生活、做守法好公民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引導學生增強“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的意識,讓憲法精神在每個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一年來,我區各地打造菜單式、流動式、地毯式、廣播式、直播式等“花式普法套餐”,重點圍繞普法強根基補短板宣傳陣地建設目標,設置宣傳電視大屏、宣傳信息欄,為群眾提供禁毒、交通、消防、反恐、反邪、反詐等知識宣傳單,為轄區企業、單位開展上門送法服務,填補了“法治課堂、媒體課堂、警示課堂、模擬課堂、交流課堂、訂單課堂”的宣傳盲區。
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更重要的是寫進群眾的心里。
自治區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張偉萍說:“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化大普法、大宣傳工作格局,提高普法產品供給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和傳播方法,讓廣大群眾近距離學習法律知識、領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法,在娛樂休閑中培養良好法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