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靜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一名“黑臉”交警火出了圈,全網超過1億的播放量,100多萬網友為他瘋狂點贊。截至記者發稿時,這名“黑臉”交警的工作視頻仍在全網傳播中。
“黑臉”交警是誰?他為什么會爆火?他身后還有怎樣的故事?近日,記者帶著問題展開了采訪。
他叫那巴特爾,和靜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鞏乃斯中隊中隊長,參加公安工作8年有余。由于工作突出,曾先后3次被和靜縣公局評為先進個人、2次被巴州公安局交警支隊評為“最美輔警”,今年12月,又榮記巴州公安局一級嘉獎。

臉是怎么黑的?
那巴特爾所在的鞏乃斯交警中隊,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交界的大山深處,距離和靜縣城250余公里,管轄從218國道零公里至443公里處。所轄路段平均海拔2500余米,最高的艾肯達坂海拔為3800米。
這些都意味著,他的工作環境不尋常。
“零公里”卡點是前往獨庫公路的必經路段,也是南北疆的咽喉要道,背靠大山,臨水臨崖。通往巴音布魯克、鞏乃斯、那拉提的三條景區道路在此交會。
每年6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旅游旺季,日均車流量達1萬余輛,鞏乃斯交警中隊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2023年6月18日,獨庫公路開通之日起,那巴特爾的身影就經常出現在這里。他帶著3名民警在“零公里”卡點處設立了臨時辦公住宿點,彩鋼板房就是他們的辦公室和宿舍。這里距離鞏乃斯鎮22公里,沒水沒電,洗漱吃水全靠從附近的鞏乃河中取水,一日三餐也得由鞏乃斯鎮的同事上勤時送來。
雖然是夏天,山里夜間的氣溫經常降至7、8攝氏度,執勤時甚至要穿棉衣。
每晚21時“零公里”關閉后,那巴特爾都會在次日零時,駕車巡邏一遍所轄道路,確保道路上的車輛及游客安全駛離。特別要確保天氣復雜多變、事故多發的艾肯達坂安全無隱患。每天凌晨2時許結束工作是常態。
長時間的戶外奔波及高海拔的紫外線照射,讓本就不白凈的那巴特爾的皮膚更黑了,“黑臉”交警由此而來,常來常往的駕駛員早已熟知他。
12月5日,國道218線出現風攪雪天氣,他因一段路況播報再次走進了廣大網友的視線。

有粉絲給他的手機充話費
12月15日凌晨,鞏乃斯中隊轄區路段再次發生風攪雪天氣,那巴特爾帶領中隊民警連夜上路巡邏,及時引導車輛、救助被困群眾,一夜下來民警們的臉龐凍得紅紫。
上午,天空放晴。短暫休息幾個小時后,不到12點,那巴特爾又在整理行裝準備出發。
那巴特爾說,轄區道路暢通,但意外狀況隨時可能出現。
鞏乃斯中隊所轄道路環境復雜、氣候多變,路段經常發生泥石流等影響道路通行的警情。山中通訊信號不穩定,為方便及時、準確地向過往司乘人員提供道路通行信息、天氣狀況,以及接受群眾咨詢、求助,鞏乃斯交警中隊對外發布了那巴特爾的手機號碼。
所以,他的手機號是咨詢熱線,也是報警、求救熱線,日均接電話咨詢量達100余次。
尤其進入10月中旬,和靜縣境內北部山區出現大風降溫天氣。
“那巴特爾每天接的電話量是其他民警的4、5倍,更有一天,那巴特爾接了300多個咨詢電話。”鞏乃斯交警中隊民警青格勒說。
這次走紅網絡,那巴特爾的電話更是響個不停。
那巴特爾說,來電群眾有的詢問是否通行、有的咨詢天氣狀況、還有的甚至詢問“黑臉”交警是不是真像網上說的那么黑,甚至還有不少粉絲給鞏乃斯中隊公布的手機號充值,10元、20元、100元、200元都有。
“很多粉絲在網上的暖心留言我們都看到了,但不建議粉絲們繼續給我的手機號充話費,這條熱線一直沒斷過,以后也不會斷。”那巴特爾說。
再難我們也要上
“感謝和靜交警,沒有你們我可能早就埋沒在這冰天雪地中了。”11月2日,再次途經鞏乃斯鎮的黑龍江籍司機李某,給那巴特爾送來一面錦旗,感謝一個月前那巴特爾將他從被困的艾肯達坂救出。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都是鞏乃斯中隊轄區風攪雪最嚴重的時段,這也對道路交通管理服務工作提出了挑戰。尤其是艾肯達坂,海拔高、道路窄、坡陡彎急,惡劣天氣頻發,通行條件差、救援難度大。
鞏乃斯中隊在鞏乃斯鎮往艾肯達坂方向,距離位于艾肯達坂10公里的403公里處設置了一間彩鋼板房作為固定執勤點,24小時燒著火爐,備有熱水、方便面等。遇有風雪救援任務,執勤點民警就帶著食物和熱水先行趕往事發地,那巴特爾作為增援警力,則帶領其他民警從鞏乃斯鎮出發,前往增援,而他們的警車后備箱里一年四季常備著雨衣、防寒棉服、鐵鍬、融雪劑和拖車繩等。

今年10月的一天,風攪雪天氣來襲,李某駕駛廂式貨車行駛至國道218線425公里處,油箱里的油料被凍住,由于該事發地無手機信號,李某被困2個多小時,是過路的司機幫他報了警。
很快,那巴特爾帶著3名民警,攜帶噴燈、開水和食物趕往事發地。他們心里清楚,這一上達坂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了,可他們沒有一絲猶豫。
那巴特爾和同事在國道218線413公里處下車,徒步3個多小時趕到事發地,又用了近2個小時,用噴燈將油料烤化,李某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今年5月21日,那巴特爾和同事在艾肯達坂徒步巡查時,在國道218線427公里處,救助被困一個多小時的司機阿某;
12月5日,艾肯達坂路段突發風攪雪天氣,十余輛車被困。那巴特爾和同事經過4個多小時救援,被困車輛及人員成功脫險;
......
“每當山上起風飄雪,我們就會整裝待發。險情隨時會出現,救援次次都很艱難,但職責所在,再難我們也要上。”那巴特爾說。
自今年1月任職鞏乃斯中隊中隊長以來,那巴特爾共參加各類救援60余次,救援被困群眾600余人,為游客解決困難300余件,也收到了23面錦旗和19封感謝信。
一組數字背后,是那巴特爾和同事們默默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