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扒嗄昶辗ㄖ驹刚叻ㄖ挝幕鶎有小被顒邮谴罅霌P法治精神、深入宣傳法治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青年參與法治建設、培育法治人才的重要平臺。
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司法廳、團委、法學會發布2023年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方案以來,新疆各級法學會積極統籌協調,豐富內容載體,結合新疆特色廣泛開展了“普法四個一”活動,在全自治區范圍營造濃郁法治氛圍,助力推動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觀念,與昆侖晴空中氤氳的果香一道,飛入人民群眾心中,傳到千家萬戶。
民族特色普法宣傳匯聚民族團結進步正能量
天清地朗,水草豐茂之時,能歌善舞的柯爾克孜族、哈薩克族人民便會著盛裝,騎駿馬來到草原上舉行盛會。彈冬不拉、賽馬、姑娘追、摔跤、叼羊……這便是著名的阿肯彈唱會。
5月27日,伊犁自治州察布查爾縣察布查爾鎮烏宗布拉克農村社區舉辦了民族團結教育月系列活動首屆阿肯彈唱會。伴隨著冬不拉悠揚的琴聲,阿肯藝人即興彈唱,將黨的好政策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規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唱了出來,引得現場周圍群眾拍手叫好。
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將法治文化與民俗文化相融,將“法治宣講”與“阿肯彈唱”同行,融入群眾生活日常,以情感為紐帶,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為傳統盛會增添了法治亮色。
近年來,新疆法學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圍繞邊疆治理、依法治疆扎實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做好法治宣傳和法治服務,為推進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馬蹄陣陣傳佳音。阿勒泰等地法學會突出少數民族文化特色,采取“冬不拉宣傳小分隊”“馬背宣傳隊”等方式,深入農村牧區開展普法宣傳,用貼近群眾、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明邊防法規、講透邊境政策、講好英模故事,激發各族干部群眾守邊有責、護邊光榮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通過法治作品評選活動開展普法教育很新穎,讓我切身感受到了法治教育在身邊?!眮碜砸晾缰菡烟K縣居民興奮地說。據了解,伊犁州昭蘇縣法學會以“弘揚法治文化,建設法治昭蘇”為主題,開展以一幅書畫、刺繡,一場文藝表演,一段短視頻,一場演講和一個典型案例為內容的“五個一”優秀法治作品評選活動。哈密市法學會組建四級普法宣傳小分隊,采取“小會場”“微普法”等形式,用身邊“小案例”釋法析理,讓群眾產生共鳴,活動對于幫助廣大新疆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阿克蘇地區法學會分眾化、互動式開展“護蕾行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防電詐等法治宣講,滿足群眾法治需求。
今年以來,全區法學會共開展法治講座2.4萬余場次、普法宣傳16萬余場次、模擬法庭900余場次、法律服務8.5萬余場次,普法受眾達664.1萬余人次。
用新時代音符講好新疆法治故事
10月25日,新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網絡基層行專題訪談節目《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新疆實踐》,在石榴云客戶端等多個平臺同步直播。節目邀請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政法院校教授、學生、專職調解員等,加入青年普法志愿者隊伍,不斷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探討新時代“楓橋經驗”如何在新疆社會治理和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設中更好發揮作用。
此次直播時長約40分鐘,全網9萬余人在線觀看,各地基層干部群眾紛紛在評論區留言,為節目內容的專業性、實用性點贊。
近年來,新疆法學會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通過“石榴云”“法治號”等報、網、端、微、屏資源平臺,開展以憲法、民法典、安全生產、鄉村振興等為主題的網絡普法,法治宣傳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為進一步推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走深走實,2023年3月14日,由和田市依法治市辦組織制作的普法欄目“法耀昆侖·局長說法”第一期開播。和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米吉提·阿布都力木和市衛健委副主任依爾番·甫爾開提,分別圍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涉及虛假宣傳、餐內出現異物和當前非法行醫、非法醫療美容亂象,詳細講解違法行為表現形式、特點和法律責任,提升群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與融媒體合作開展普法宣傳非常必要,我們也很需要媒體平臺向廣大群眾開展普法宣傳。下一期我們計劃制作廣告法相關的普法內容?!泵准帷ぐ⒉级剂δ菊f。截至目前,節目已播出104期,解答群眾熱線問題108條。
“學習勞動法規,維護合法權益”“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全方位送法下鄉,多層次為民解憂”“反違章除隱患,保安全促生產”……緊跟傳媒新時代,自治區法學會積極探索新媒體精準化普法新模式,用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語言,讓普法“接地氣、冒熱氣、有生氣”。
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為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新疆法學會堅持將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與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有機結合、有效銜接,凝聚普法志愿服務隊伍力量,把“首席”“三首”“三跨”等工作機制與法治文化基層行、“七進”要求相統一,推進專家資源、渠道載體、宣傳服務“三融合”,建立完善法治供給和需求“兩個清單”,努力實現“1+1>2”的工作效果,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法治實踐全過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法治在身邊。
阿勒泰地區法學會組織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深入鄉鎮街道、農村牧區開展矛盾調處、積案化解,在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過程中,總結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點的“小事吹哨子、大事響喇叭、矛盾不上交、風險不外溢”的“烏倫古經驗”,被確定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昌吉州瑪納斯縣法學會從政治素質、法律知識、作風紀律等方面,制定選任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的“兩個規范”,建立行政審判與行政執法聯席會議、督促支持行政機關“放管服”改革、讓市場主體充分感受“一次辦好”“辦就辦好”帶來便利的“三項機制”,提升專家認識學習、法治思維、科學決策和解決問題“四種能力”,暢通12348法律咨詢服務熱線、“瑪上辦”“瑪檢說法”、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基層調解室等“五條渠道”,組織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先后參與7個領域2046件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州法學會充分發揮基層工作站點普法優勢,結合村(社區)“百姓說事點”“法治小院”等法治宣傳陣地,組織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開展法律咨詢服務,加強與行政機關、行業部門、基層組織的溝通聯動,通過法院音視頻調解、在線提交司法確認等方式,積極開展訴源治理和訴前調解工作。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是今年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方案確定的重要內容。掃除營商環境的“絆腳石”,不僅需要為企業減負松綁的執法“減壓器”,更需要為企業排除風險的法治服務“助推器”。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州分院的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糾紛化解平臺,掛牌成立口岸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室,引入政法單位、律所、高校專家,為中外企業及當事人,提供涉外法律服務,保障“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高質量發展。
塔城地區烏蘇市“百人法律顧問團”深入企業開展法治體檢,通過看、聽、問、答、錄“五步法”提供法律服務,幫助企業排查各類風險漏洞37個,提出法律建議19條,指導調解疑難復雜糾紛等110起。
目前,新疆法學會會同國資委、全國總工會等單位,為10余家企業開展20余場(次)專題法治講座和法治體檢,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服務,以良法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新疆法學會在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中,突出發揮首席法律咨詢專家作用,聚焦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法律問題。新疆青年普法志愿者堅持以案釋法、以案普法,廣泛普及法律知識,讓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同步進行、相輔相成,打通法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5月,新疆法學會會員部同部分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走訪了喀什地區疏附縣站敏鄉艾日克貝西村,帶著深厚的情誼到群眾家門口進行法律咨詢服務,將法治宣傳融入“民族團結一家親”入戶走訪之中,幫助解決村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此外,新疆法學會還聯合自治區總工會把民法典送進企業,為800余名勞動者發放法律匯編等宣傳資料,引導勞動者依法合理解決問題,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在喀什地區疏附縣站敏鄉艾日克貝西村,新疆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和業務骨干向群眾征求法治宣傳服務方面需求,普及憲法、民法典法律知識,引導群眾養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習慣。 受訪單位供圖
青春不負,與法同行。新疆各級法學會同青年普法志愿者一道,在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中挺膺擔當,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疆實踐中砥礪前行,切實提升法治宣傳實效,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讓天山南北的遼闊大地,時刻沐浴著法治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