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當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的新聞出現在網絡上時,兵團第五師雙河市八十一團雙橋鎮的黨政干部及群眾紛紛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轉發新聞鏈接,“盛書記又去北京領獎了”成了他們的口頭禪。
由八十一團雙橋鎮打造的“三融聚力”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評選為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團鎮黨委書記、政委盛輝明作為代表,進京領獎。這是他第二次去北京接受表彰,第一次是2021年12月15日,當天舉行的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上,八十一團雙橋鎮被授予“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稱號。
“我們的工作得到黨中央的肯定,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同時也堅定了我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用好發展好本地特色品牌‘三融聚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護好保障好職工群眾的權益。”盛輝明對記者說。

近年來,八十一團雙橋鎮黨委結合轄區實際,著力破解矛盾糾紛調處中存在的工作分散、部門壁壘、推諉扯皮等難題,探索出“多機制融匯、多平臺融通、多力量融合”的“三融聚力”工作機制,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向系統集成專業高效躍升,多年來未發生“民轉刑”“刑轉命”案件。
推進工作中,八十一團雙橋鎮始終將職工群眾利益作為出發點,織密信息收集“全域網”,推動“三官一律一員”資源下沉,探索實行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做到預警及時化、調解責任化、解紛時限化。
趙某在2021年與該團某連多名職工簽訂了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這兩年,因為流轉土地價格上漲,職工反悔,想讓趙某加價,趙某一氣之下到團鎮有關部門“討說法”。考慮到此事涉及人員多,如果處理不好,會引起其他職工群眾誤解。團鎮立即召開部署會,形成黨委書記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干、具體業務詳細辦的化解模式,成立由專職人民調解員、連隊書記等為成員的協調處置工作專班,同時邀請團鎮法律顧問全程參與,在保障雙方當事人權益的基礎上尋求突破點。
通過多次溝通、交流,工作專班明白趙某只是一心想求公平,當即安排團鎮人民調解委員會介入,與涉事職工“一對一”面談,促成雙方和解。最終,涉及職工向趙某支付了11萬元違約金,雙方解除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
“可以說,在化解一起矛盾糾紛過程中或辦理一起群眾困難訴求時,哪里出現‘梗阻’,我們就找哪個單位,不允許推諉扯皮。”盛輝明說。
在整合各方調解力量時,八十一團雙橋鎮,充分發揮“五老”“鄉賢能人”作用,建立了法律、醫學、婚姻家庭等調解專家庫,建成涵蓋民事糾紛、勞動爭議、行政復議等專門調解組織,統籌用好人民調解員、司法助理員、政法干警、連隊(社區)“兩委”、志愿者等5支隊伍,建立調解實操、機制轉換、流程監督等8項制度,深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優勢互補、深度融合,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法治化水平,2021年以來,聯合調處各類糾紛273件。
■感言
兵團第五師雙河市八十一團雙橋鎮黨委書記、政委盛輝明:
“三融聚力”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方法呈現出來的效果,讓我們意識到,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積極做好群眾工作,維護好群眾的利益,才能贏得群眾的真心理解和擁護。
珍惜榮譽,唯有奮斗。今后,我們將繼續立足本職工作,加強源頭治理和關口把控,整合基層力量,打通數據資源,努力將矛盾消解于未然,將風險化解于無形,依法保障群眾權益,努力讓“三融聚力”品牌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