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在104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中,有6個來自新疆。即日起,石榴云/新疆法治報陸續(xù)刊發(fā)報道,展示這些單位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的典型經驗和亮點做法。
“他建大棚,卻要占我家地,這不是欺負人嗎?”11月4日一早,焉耆回族自治縣五號渠鄉(xiāng)阿倫渠村村民梁某給村委會主任吾斯曼江·熱依都拉打來電話,要他主持公道。
“別急,我這就過去!”掛了電話,吾斯曼江匆匆趕往梁某的農田。
調解村里的糾紛是吾斯曼江的工作內容之一,梁某的“煩”正是他要解的“難”。
來到地里,吾斯曼江很快理清了事情的經過:趙某和梁某家田地相鄰,第三方承包商劉某承包了趙某6.8畝地,準備建蔬菜大棚,已規(guī)劃好準備施工,這時梁某發(fā)現(xiàn),按照規(guī)劃,劉某建的大棚要占用自家的部分田地,所以不樂意了,與趙某、劉某發(fā)生爭執(zhí)。
安撫、傾聽、調解,吾斯曼江忙活了一上午,終于勸說趙某、劉某調整規(guī)劃,不占梁某家的農田,這下雙方都滿意了。
“土地糾紛可不能大意,處理不好會影響鄰里之間幾十年的感情。”吾斯曼江說。
阿倫渠村地處焉耆縣城鄉(xiāng)接合部,當?shù)匾苑N養(yǎng)結合、畜禽交易等為主要生產經營方式。歷年來,鄰里間因借錢不還、用水用地等引發(fā)的糾紛占比較高。
“楓橋經驗”走的是群眾路線,靠的是人民主體,為的是人民幸福。近年來,阿倫渠村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從糾紛摸排、層層化解、末端評價入手,探索形成“三強化、三報到、三保障”源頭化解鄰里糾紛工作法,切實推動矛盾糾紛妥善化解。

如何將矛盾糾紛發(fā)現(xiàn)在早、化解在小?為下好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先手棋”,阿倫渠村依托“村民說事日”“聯(lián)戶茶會”等群眾說事議事載體,通過上門問事、群眾提事、組織議事等方式,全面掌握、解決村民心里的“疙瘩事”。
村里的糾紛誘因雜、化解難度大,五號渠鄉(xiāng)黨委在阿倫渠村試點黨員、部門、書記“三報到”工作機制,全村78名黨員被編入網格。家犬傷人、瑣事爭執(zhí)等一般糾紛,黨員組織網格員、村干部、群眾自治組織上門化解;“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點餐式”解紛讓專業(yè)力量參與調解土地相鄰權、經濟合同等專業(yè)性較強的糾紛;跨區(qū)域、跨行業(yè)等本村無法解決的糾紛,則由鄉(xiāng)黨委書記“督辦”,鄉(xiāng)屬各站所力量跟進,做到大事不出鄉(xiāng)。
“盡管如此,要服務好村民,這些力量還是有限,得靠群眾來補足。”阿倫渠村黨支部書記沙曉云說。
今年年初,阿倫渠村結合村情,建起了“么嘛噠(新疆土話,意為‘沒問題’)調解室”,將退休法官、檢察官、警官、司法行政人員和律師等吸納進調解隊伍,成立“政法五老”調解隊,采取坐堂接診、上門巡診等方式排查化解矛盾糾紛。
“你們來給評評理,他用著我新?lián)Q的井房和水泵,還不愿掏錢。”8月2日中午,阿倫渠村村民艾某人還未到,聲音就先傳進了“么嘛噠調解室”。
2018年,艾某承包了阿倫渠村三隊的耕地。2021年,因地里水泵供水不利,艾某在沒告知村委會的情況下花了3萬多塊錢更換水泵并修建了井房。2023年,艾某無力繼續(xù)承包土地,村委會把土地轉包給了吐某。艾某覺得自己花了幾萬塊修井房換水泵,自己也用不上了,既然吐某包了這片地,這筆錢就該他掏。
艾某找吐某說了很多次都沒個結果。8月2日,他又來找吐某,兩人一言不合爭吵起來。鄰居幾番勸說無果,兩人一起來到調解室求助。
空口無憑,老警官艾爾肯·鐵木爾跟著兩人去現(xiàn)場。路上,他給前任村黨支部書記艾爾肯·努爾、鄉(xiāng)水管站工作人員和村包聯(lián)干部打電話請求協(xié)助。
當天下午,調解小組成員先后來到地里,分別聽取了艾某和吐某的想法。在案由清、事實明的情況下,幾人又從承包土地期間的設施設備管理、維修,到土地承包、轉包所涉及的法律程序,再到水費、水泵的市場價等問題進行現(xiàn)場答疑。
一番擺事實、講道理下來,兩人達成賠償協(xié)議:雙方以水井折舊為原則,共同承擔水井維修費用,吐某向艾某補償24000元。調解委員會出具了書面調解協(xié)議,雙方現(xiàn)場履行。
在阿倫渠村網格中心,一個“民情110”接收臺就是全村的矛盾糾紛中轉站。接收臺為收集到的每一起糾紛“建檔”,明確調解責任人,規(guī)定完成時限,督促相關人員和部門及時處理。調解員每調解一起糾紛有獎勵,部門“吹哨不報到、報到不辦理”則會影響平安建設考評分值。獎懲結合,確保糾紛件件都能處置得當。
五號渠鄉(xiāng)黨委書記劉志強:守正創(chuàng)新奮力續(xù)寫“楓橋經驗”的時代新篇章
近年來,五號渠鄉(xiāng)阿倫渠村持續(xù)在鄰里糾紛上用情用力,不斷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出“三強化、三報到、三保障”源頭化解鄰里糾紛工作法,有效解決了鄰里之間的各類糾紛,讓糾紛防治在早、化解在小、處置得了。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名單,是對我們五號渠鄉(xiāng)“楓橋式工作法”的肯定,也是對未來工作的一種鞭策,它將激勵我們再接再厲,繼續(xù)探索基層社會治理好方法。
我們將持續(xù)發(fā)揮先進效應,復制推廣先進經驗,建強調解隊伍、強化預防預警、完善多元解紛,在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征程上再出發(fā),著力解決民生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