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激發電影產業創新創造活力,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出《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服務推動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司法建議書》,提出強化版權意識,加強電影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保護等建議,同時發布了相關典型案例。
電影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近年來,隨著電影產業飛速發展以及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和技術進步,電影作品遭遇盜版、抄襲等侵權情況頻頻發生,由此產生的相關糾紛也日益增多。根據最高法的數據顯示,近5年,涉電影作品案件年均增長7.46%,高于同期普通民事案件4.73個百分點。侵權行為不僅會損害電影制作方的經濟利益,降低電影從業者的創作熱情,而且會破壞電影產業的良性發展。保護電影作品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關系到電影產業創新創造活力和高質量發展,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
司法是電影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一環。對司法機關來說,加強電影知識產權保護不只是依法妥善化解相關糾紛,還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融入行業治理。此次,最高法發出司法建議書,正是堅持能動司法的生動體現。這些建議是司法機關針對當前涉電影知識產權糾紛的特點和成因,提出的十分中肯且有針對性的“良方”,可以積極促進行業完善管理、消除隱患、改進工作、規范行為,也有利于增強全行業的法治意識。如規范署名范圍、署名順序,有效做好電影版權的技術保護措施等建議,有助于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和侵權行為發生。同時,通過公開不同表現形式的典型案例,如明確盜錄傳播院線電影為侵權、利用他人電影作品進行再創作不得污損原人物形象、電影素材屬于商業秘密等,也將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電影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電影知識產權就是保護文化創新,這既需要包括司法機關在內的有關部門更加履職盡責,不斷加強政策立法和執法司法力度,嚴厲打擊相關違法行為;也需要行業組織積極發揮獨特作用,引導會員強化法治精神、強化公平競爭、強化原創示范,有效做好電影版權的技術保護措施,激勵創作更多優秀作品,不斷豐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助力文化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