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畏罪潛逃、“漂白”身份、東躲西藏、隱藏行蹤,這些犯罪嫌疑人自以為藏得很深,卻低估了公安民警的“追逃”力度,殊不知早已被盯上,最終插翅難逃。近期,新疆各地公安機關果斷出擊,抓捕一批被通緝的在逃人員,有效凈化社會治安環境。
漏網之魚難逃脫
作案后,嫌疑人崔某以“楊某”之名潛逃29年,10月24日,庫爾勒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將其抓獲歸案。
當天,民警在對轄區進行入戶走訪時,發現一名務工人員楊某與江蘇警方網上追逃的嫌疑人崔某極為相似。獲悉線索后,庫爾勒市公安局立即成立追逃專班,為確定楊某的真實身份,民警圍繞其生活經歷、人際關系、務工情況等相關信息進行調查,最終確定楊某系29年前江蘇省一起命案的犯罪嫌疑人崔某。
調查得知,崔某在實施犯罪后逃竄至廣東省,化名為楊某并結婚,由于當時還未被網上追逃,崔某也因此“漂白”了身份。1996年,他又逃匿至庫爾勒市,并在距離市區較偏遠的工地打零工為生。
民警鎖定崔某,制定詳細的抓捕計劃,于10月24日凌晨3時,在一家工地廠房內將崔某抓獲。經訊問,犯罪嫌疑人崔某對其1994年殺人后畏罪潛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10月27日,和靜縣公安局火車站派出所民警得到線索,網上在逃人員李某疑似在轄區出現,通過調查分析、比對,民警于當日18時許,將李某抓獲。
今年9月,李某計劃貸款10萬元用于購置汽車,便通過小區微信群,添加了一名自稱可以辦理貸款的“網友”,其給李某發送了一份“貸款申請書”,告訴她將自己名下的銀行卡郵寄到指定地址后即可放款,于是李某照做,殊不知遠在四川省德陽市的邱先生被詐騙的資金已打入李某銀行賬戶內,而李某也因涉嫌犯罪,被網上追逃。
10月27日17時許,和田縣公安局民警在對轄區車輛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一輛轎車內的男子形跡可疑,這引起了民警的警覺。在查驗其身份時,該男子無法出示任何有效證件,對民警的提問也回答含糊。
經核實,民警發現該男子馬某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公安機關網上追逃。經查,馬某于6月2日在阿克蘇市與朋友飲酒后駕車被交警查獲,可在法院判決其3個月有期徒刑準備執行時,取保候審的馬某逃跑,結果被列為網上在逃人員。

無獨有偶,10月28日零時許,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甘泉堡分局西區派出所民警在街面執勤時,發現一名刻意躲避的男子。當民警要求其出示證件時,該男子不但拿不出證件,還答非所問。民警細致核查發現,他竟是一名網上在逃人員。
經查,今年6月,嫌疑人張某在烏市某茶樓因瑣事將受害人曹某打傷后逃匿,10月26日被公安機關列為網上追逃人員,結果兩天后就讓民警逮個正著。被抓后張某交代了犯罪事實。
民警一招制敵
有民警排查出的在逃人員,也有定點執勤時自投羅網的在逃人員,可還有一些竟然是民警偶遇間抓獲的。
“你看,前面的人像不像米某?”10月30日,巴楚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阿不都熱合曼·熱合木和同事在加油站,竟“偶遇”在逃人員米某,隨即米某被民警抓獲。
10月25日中午,巴楚縣公安局接到群眾報案,稱家中金飾被盜。民警勘查現場后發現,門鎖、窗戶均有被損痕跡,且丟失物品較多,明顯系盜竊行為。
經分析,竊賊作案手段、實施方式、行為習慣都與曾經被打擊處理過的一名慣偷米某相似,就在民警查找米某蹤跡的關鍵時刻,卻在加油站與其“偶遇”。
經查,犯罪嫌疑人米某于今年1月至10月,分別在巴楚縣阿納庫勒鄉、多來提巴格鄉、恰爾巴格鄉等地相繼作案24起,盜竊現金及貴重物品價值共計20余萬元,隨后拿到外地銷贓。
8月25日,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庫車站派出所民警也與在逃人員“不期而遇”。一名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老賴”被網上追逃不到一小時,就被民警發現。
欠款200多萬元的“老賴”祁某因私自轉移財產,致使名下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在河北省霸州市人民法院窮盡送達方式后,拒不到庭,也不履行支付義務。8月25日16時45分,被霸州市公安局上網追逃。
當天17時,民警白宗峰在庫車市火車站進行安全檢查時,發現一名男子正在出站口向工作人員咨詢事情,白宗峰感覺此人面熟。隨后,他上前詢問,并迅速查詢,果然發現其為網上在逃人員祁某。
原來,祁某在網上結識了一名庫車市的女網友,約其前來游玩,結果還沒出站就被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