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為增強老年人防騙意識,10月23日,拜城縣人民法院法官前往黑英山鄉,開展防范養老詐騙普法宣傳活動。
法官圍繞代理退保陷阱、以房養老陷阱、投資理財陷阱等,通過典型案例,向老年人講解養老詐騙慣用伎倆、詐騙話術及防范對策,提醒老年人不信“偏門”不貪“小利”,理性投資理財,守好“錢袋子”。
“日常生活瑣事多,法律知識不可少,老年群體要了解,維護權益很重要,法治意識的增強,識騙防詐不上當。”近日,柯坪縣人民法院法官編寫了一段順口溜,朗朗上口,讓老年人在寓教于樂中了解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連日來,該院依托“送法下鄉”“送法進社區”等活動,組織志愿者深入基層,結合反電信詐騙、預防養老詐騙等主題,推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律公益系列宣傳講座,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老年群體提供全面司法服務,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被車撞了,可是肇事司機沒錢賠償,該怎么辦呀?”近日,艾大爺帶著老伴,向阿克蘇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駐拜城縣老虎臺鄉科臺克吐爾村工作隊隊員李玉潔詢問。
李玉潔詳細了解情況后,組織雙方開展調解,釋法明理,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肇事司機李某向艾大爺夫婦支付1.5萬元賠償款。
近日,庫車市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白杏調解室”成功化解一起贍養糾紛,修復了當事人之間的親情關系。
70歲的艾某患有基礎疾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大部分時間由女兒照顧其飲食起居。
因與三個兒子就贍養問題不能達成一致意見,艾某將其訴至庫車市法院。
為讓老人得到更好地贍養,“白杏調解室”法官當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充分傾聽當事人陳述,了解各方的真實意圖,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艾某的三個兒子每月分別向其支付贍養費1000元,其日常飲食起居繼續由女兒照顧。
案件調解成功后,法官結合老年人權益保障相關法律法規,對當事人開展普法宣傳教育。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法律義務。我們在辦理涉及贍養糾紛案件時,堅持調解一件糾紛、重拾一份親情、挽救一個家庭,全力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庫車市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米曉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