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向來為人民群眾所深惡痛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把“嚴厲打擊‘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作為2023民生領域執法“鐵拳”行動的重點,近日從已辦結的案件中公開了部分典型案件。這些案件涉及保健品、醫療美容、消毒產品、化妝品等領域的虛假違法廣告。
發布廣告絕不能“張口就來”,尤其是涉及醫療保健產品的廣告,容不得半點虛假。我國廣告法明確,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其他任何廣告都不得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不得使用醫療用語等。同時對保健食品廣告作出特別規定。可以說,在對醫療保健類產品的廣告規范方面,我國法律法規的態度是鮮明的。近年來,有關部門也開展了一系列行動予以嚴肅整治,并取得顯著成效。
同時也應看到,隨著人們對“神醫”“神藥”虛假廣告識別能力的提升,一些不法分子的違法手段也在花樣翻新,甚至另辟蹊徑。比如此次公開的典型案例中,有不法分子利用社區團購這一新陣地,通過微信接龍形式隨意編輯發布虛假廣告,并以團購方式銷售商品,這種形式隱蔽性強、潛在危害大。監管部門及時查處相關違法行為并予以曝光,不僅對不法分子起到了有力震懾,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充分表明社區團購并非法外之地,經營者必須依法宣傳和規范經營。
嚴厲打擊“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是人民群眾之愿,也是監管部門之責。當前,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對醫療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長。面對“神醫”“神藥”虛假廣告的新情況,除了需要監管部門保持對相關違法行為的高壓嚴打態勢之外,還需要做好嚴防工作,綜合運用多種措施,堵住虛假違法廣告傳播的漏洞;建立多方協調長效監管機制,共同織密監管網絡;不斷強化消費者的防范意識,產生強大“抵抗力”,對虛假廣告堅決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