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答好基層治理答卷
——專訪阿克蘇地委委員、政法委書記秦研科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政法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與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統籌推進,全力確保地區社會大局穩定。近日,“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新疆”主題采訪團記者就阿克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有益探索和顯著成效等,專訪了阿克蘇地委委員、政法委書記秦研科。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六十周年,“楓橋經驗”的精髓在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有事能就地解決”。“針對阿克蘇地處南疆的特點,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我們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認真學習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確保阿克蘇地區社會大局穩定。”秦研科說。
2022年,阿克蘇地區被評為全國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地區信訪案件同比下降13.9%,萬人成訴率同比下降25.3%,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9.73%。
“黨政主要領導率先帶領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主動下訪、接待群眾,認真踐行‘楓橋經驗’,老百姓在哪里,我們的眼睛就要瞄向哪里,矛盾在哪里,我們就要到哪里去,主動為老百姓化解急難愁盼的事情,千方百計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踐行‘楓橋經驗’,也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全心全意地解決好老百姓的各類事項,凝聚人心。”秦研科介紹,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關鍵要有一套好機制,阿克蘇地區形成了一個閉環機制,在基層統籌各類資源和服務力量,把原來的綜治中心、信訪中心、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各類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涉及法律服務相關的場所進行統籌,建成“一站式”矛調中心。同時推行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和司法調解,針對南疆的特點加入警民調解,形成了地區抓統籌、縣(市)管終結、鄉鎮負主責、村社打基礎四級聯動的矛盾糾紛管控體系。如,在解決房地產保交樓過程當中,阿克蘇地區提前對房地產領域的爛尾樓、停工樓進行摸底調查,提前發現問題,消除矛盾隱患和風險隱患。
矛盾糾紛化解重在因地制宜。阿克蘇地區如何打造符合民情的矛盾糾紛化解模式,解決各類社會治理難題,讓“楓橋經驗”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迸發旺盛生命力?
秦研科說,阿克蘇地區把“楓橋經驗”作為維護穩定的一大法寶,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不斷激活基層“神經末梢”,努力激發基層治理新動能。
一是網格化管理夯實治理基礎。完善“網格發現、鄉鎮吹哨、部門報到”協同機制,圍繞群眾“牽掛的人、要緊的事、合法的權益”,發揮“村民說事點”“鴻雁服務站”“民情大碗茶”等相關自治組織作用,讓老百姓在黨組織領導下,發揮自治作用來解決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
二是精細化服務提升治理溫度。推動政法力量下沉一線、組團服務,扎實做好“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培養,積極探索人民調解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建設新路徑,探索建立“老艾”法律巴扎、“喻大姐”工作室等金牌調解室。
三是信息化支撐增強保障能力。升級阿克蘇大數據智能化平臺,匯聚智慧信訪、“12345”政務服務熱線、“110”糾紛警情、“12348”法律服務熱線等各領域數據資源,建立相關數據模塊,強化信息資源整合,建立協作核查機制,做到各類矛盾快速預警、跟蹤處置,實現“一平臺受理,全鏈條解決”。
作為“自治區優秀平安地(州)”,阿克蘇地區探索出一條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同步、平安幸福與民生改善共進的平安建設新路子。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阿克蘇地區將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系統思維、問題導向,守正創新,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確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秦研科說,要把踐行“楓橋經驗”與“大興調查研究”相結合,注重關口前移,推進前端防范、源頭治理,將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扎實推進風險預警體系建設,創新完善多部門參與平安建設工作機制,全面防范化解各領域、各行業重大風險隱患。完善綜治中心統籌協調作用,實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雙軌并行、一鍵轉接。創新網格資源、力量、事項“一網統籌”,增強城鄉治理整體性協同性精準性。探索建立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和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把優化法治服務作為基本公共服務和民心工程,加快推進信訪工作預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辦理法治化、監督追責法治化、維護秩序法治化,完善在法治軌道上解決群眾訴求的閉環體系。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成員履行法治建設責任人職責,推動依法依規行使權力,努力從源頭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以優異成績向黨和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