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不懂事,以后我們大人多多管教。”“互相理解,以后我在溝通中也多注意方式方法。”10月14日,在阿克蘇市南城街道托萬克巴扎巴格社區網格員的調解下,因孩子吵鬧擾民產生糾紛的兩戶居民握手言和。
社會治理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矛盾消解于未然,將風險化解于無形。近年來,阿克蘇地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創新機制、延伸陣地、優化路徑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的平安和諧新局面。
截至目前,阿克蘇地區成功創建10個國家級、16個自治區級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99.73%。
創新機制 一體聯動聚合力
今年,阿克蘇市紅橋街道紅橋社區居民托某花800元在電器維修店買了一個二手電瓶,沒想到用了一個星期就充不進去電了。
托某要退貨,維修店老板艾某不同意。10月13日,托某來到紅橋街道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討說法。

“別急,我們幫你解決。”專職人民調解員阿依古力·托合提安撫好托某的情緒,詳細了解事情經過,之后把艾某請來,與紅橋街道司法專干吐爾洪·達依木一同對雙方開展調解。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但是,托某你購買這個電瓶時,知道這是二手商品,應該對其存在瑕疵有預見性。”
法理結合,托某和艾某達成和解協議,艾某同意退貨,并當場向托某退還700元錢。
怒氣沖沖而來,心滿意足而歸。托某的煩心事順利解決,得益于阿克蘇地區多元聯動“一站式”解紛機制。
近年來,阿克蘇地委政法委牽頭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機制,分行業、分領域排查各類風險隱患和不穩定因素,集中會商、明確措施、源頭防范,構建“黨委主導、綜治協調、源頭預防、訴非銜接、多元共治、司法保障”的訴源治理格局,健全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制定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任務分工方案,各部門協調聯動、會商研判、分流轉辦、跟蹤問效,確保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一貫到底、閉環管理。
拜城縣落實黨政主要領導接訪制度,帶頭閱辦群眾來信來訪,每周1名縣級領導、每天1名鄉鎮領導在矛調中心坐班接訪,每月主動下沉到信訪問題較為突出、矛盾集中的鄉鎮,提前公告公示,帶案下訪,現場發現問題、推動解決問題。
柯坪縣堅持“四調聯動”機制,整合各行業部門和專業調解組織織密調解網絡,全縣共成立鄉(鎮)級人民調解組織5個,村(社區)調解委員會41個,依托行業部門成立家庭婚戀糾紛、醫療糾紛、交通事故糾紛、物業糾紛4個專業性調解委員會,精準化解矛盾糾紛。
新和縣在推進信訪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專項工作中,嚴格落實信訪事項首接首辦責任制、群眾滿意度回訪機制,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顯著提升。
延伸陣地 因地制宜促和諧
養殖杜泊羊究竟有什么好處?村民該不該引進新品種?今年1月,此事被“搬”上阿瓦提縣塔木托格拉克鎮拉帕村的村民議事會。
為引導村民養殖優良品種的牲畜,年初,拉帕村建議村民引進杜泊羊,并以此為契機開展三區分離庭院改造。
可不少村民沒養過新品種的羊,心里不情愿。
摸清村民的想法后,村“兩委”成員召集大家前往“法治小院”。
隔壁村不少村民養殖了杜泊羊,黨員代表買合買提·吐爾地特地前去參觀,并在村民議事會上給村民們說明杜泊羊的特征、優勢——一年多胎、肉質好、易養活。
村“兩委”還邀請專業養殖人員,現場為大家答疑解惑,傳授養殖方法。
村民們打消了顧慮,紛紛養殖杜泊羊。9月底,村民阿合尼亞孜·毛拉買提家的母羊順利產下第一胎,一家人喜上眉梢。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2021年,阿瓦提縣整合基層司法、執法資源,打造鄉鎮級法治大院,并依托村網格服務站打造“法治小院”,開展普法宣傳、村民議事、矛盾糾紛化解活動,引導村民有事好商量,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各縣(市)因地制宜,打造矛盾糾紛化解陣地,凝聚聯調合力,確保群眾矛盾糾紛、困難訴求“一攬子”解決,“楓橋經驗”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中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烏什縣打造“便民說事點”,吸納有威望的人員、熱心村組事務的“土專家”、能言善辯的“和事佬”進入調解員隊伍,發揮他們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搭建“矛調之家”“溫馨小家”“老任工作室”等便民服務站點,實現多元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格局。
庫車市深化智慧平臺應用,積極構建以網格建設、人房關系等數據為基礎的“智慧網格”協同治理模式,依托“智慧·綜治”APP、市域社會治理綜合服務平臺,收集并立卷完結各類矛盾糾紛,確保事項件件有痕跡、有著落、有回音,推動網格服務實現“智慧治理”。
溫宿縣在各村(社區)打造集法律講堂、群眾說事、糾紛調解等為一體的群眾暖心大院,選派法官、檢察官、司法干警、公安民警、執業律師擔任村級法律顧問,定期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識、解答法律疑惑,引導群眾充分認識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重要性。
優化路徑 多元治理筑平安
今年3月,來自河南省的周某駕駛朋友李某的小轎車在沙雅縣境內與阿某駕駛的三輪車追尾,導致阿某骨折,經鑒定為10級傷殘。周某承擔主要責任,但阿某始終聯系不上周某與李某,無奈將車輛承保單位河南省某保險公司訴至沙雅縣人民法院。
雙方當事人相隔較遠,如被告到庭訴訟,會產生較高的時間、經濟成本,并導致案件延后審理。沙雅縣法院法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線上”送達文件材料、“云上”審理案件,最終阿某獲賠13萬元。
“阿克蘇地區兩級人民法院與金融、司法、工會、婦聯等行業部門簽訂了120余份矛盾糾紛化解合作協議,鼓勵和完善第三方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實現多渠道、多方面化解矛盾糾紛。”阿克蘇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臧蘇紅說。
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過程中,阿克蘇地區探索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徑,按照矛盾糾紛的不同類型和疑難程度,靈活組合操作,精準調解、有效調解,實現矛盾糾紛及時發現、就地化解。
阿克蘇地區公安機關全面開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楓橋經驗”本土化實踐,先后打造庫車市東城派出所“藍盾義警”“義民調解室”“網絡調解室”、沙雅縣海樓派出所“海樓調解智庫”“板凳調解室”、阿克蘇市英巴扎派出所“民情快遞”、烏什縣阿克托海派出所“七頭并進”暖心警務、溫宿縣依希來木其派出所“民情快辦”“流動車服務站”、阿瓦提縣城鎮派出所黨建“兩張品牌”“一支先鋒隊”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亮點品牌,形成矛盾化解在基層、平安守護在基層、實事辦理在基層的多元共治局面。
阿克蘇地區檢察機關充分運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對接收的群眾來信全錄入,確保所有案件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進行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阿克蘇地區司法局在村民小組培育“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從中擇優選聘人民調解員,形成頭雁效應,充分發揮其參與調解鄰里糾紛的優勢作用,積極做好村民法治宣傳引導和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
“阿克蘇地區將繼續把新時代‘楓橋經驗’繼承好、發展好,不斷壯大力量之源,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推動形成良法善治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阿克蘇地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譚清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