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機關順應時代發展,從“汗水警務”向智慧警務轉型,充分挖掘數據潛力,助力公安工作效能提升,使警務機制改革邁上新臺階。
戶政業務:全程網辦 服務便民
“大家看,‘微警務’首頁就有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窗口,點進去以后就可以申辦。”7月29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天山區分局南關派出所民警向轄區居民詳細介紹“新疆公安微警務”微信小程序的主要功能,并現場演示工作調動戶口遷入、出生落戶、投靠類遷戶等戶籍業務辦理,鼓勵大家使用“新疆公安微警務”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戶辦理戶籍等業務。
“以前3天才能辦完的事,如今3分鐘就搞定。”居民李娜豎起大拇指。
為推進智慧警務與群眾日常生活和社會公共服務等深度融合,更好地解決民生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新疆公安機關持續推進“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加快新功能、新業務研發上線,2022年7月,“新疆公安微警務”微信小程序試運行。目前,已上線共計3類88項服務事項,治安戶籍類59項業務全部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疆外戶口遷入業務全部“跨省通辦”,“電子居住證簽證”實現“秒級”辦理,公安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精準。
今年以來,“新疆公安微警務”微信小程序訪問量達532.38萬人次,辦理各類業務155.18萬筆。
執法辦案:創新集成 提升效率
近日,疏勒縣居民穆先生的店鋪被盜,報案僅4個小時,疏勒縣公安局便通過合成作戰機制,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案件偵辦過程中,民警通過數據平臺便捷獲取多方位、多要素的支撐。
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期間,焉耆回族自治縣公安局通過合成作戰機制破獲一起架設“GOIP”案件,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通過分析,串并案件線索,溫泉公安局也通過合成作戰機制破獲盜竊案15起,涉案金額達20萬余元,抓獲11名犯罪嫌疑人。
近年來,新疆公安機關以建設科技創新平臺為基礎,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重點,強力推動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著力打造集執法辦案、案件管理、涉案財物管理、合成作戰于一體,融合案件受理、訊問、執法管理、監督等多功能的綜合性執法辦案場所。
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規范設置人身安全檢查室、信息采集室、候問室、訊(詢)問室、辨認室等辦案場所,同步建設速裁法庭、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律師會見室等拓展功能室,并積極探索引入社會服務管理,通過制定標準化辦案流程,配備智能化的管理運行設備,引導和促進民警依法規范辦理案件。
如今,智慧警務正廣泛應用于基層公安機關的案件偵破、辦理等核心業務,更加高效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基層治理:數字賦能 強化智治
“請問是龔先生嗎?我是社區民警,您的駕駛證將于4月20日到期,請及時換取新駕駛證。”日前,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水磨溝區分局振安街派出所山潤社區警務室民警打電話提醒居民按時換領駕駛證。
這是山潤社區警務室智慧警務大數據平臺“服務小管家”模塊中的提醒服務。
“大數據”的深度應用,開啟了公安警務工作新紀元。據了解,山潤社區警務室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中,整合資源、大膽創新,將“智治支撐”作為社區警務工作的強大引擎,深入融合公安、社會各類數據資源,自主研發了智慧警務大數據平臺,平臺包括“信息預警”“服務管理”等模塊,實現信息一網采、服務一網通、風險一網覽,通過智慧警務新變革給社區管理帶來質的轉變。
去年5月,轄區發生一起火災,但未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這得益于智慧警務平臺的“實有車輛”模塊。民警通過轄區住戶車輛情況,精準分析出私家車可能占用消防通道的重點時段,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清理整治,保證了小區車輛停放井然有序,為火災事故救援打通“生命通道”。
“試飛!”隨著指令的下達,23架嶄新的警用無人機快速升空。去年12月,伽師縣公安局向各基層派出所及特戰分隊列裝啟用無人機,這是該局推動智慧警務工作的又一新舉措。
新疆公安機關切實提高警務科技水平,落實“科技興警 科技強警”的工作部署,向科技要警力、要裝備,創新警務模式,深化警用科技裝備應用,在治安巡邏、應急救援、事故勘查等工作中,無人機等智能裝備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新疆智慧警務成效顯著。青河縣公安局自主研發的“民情E站”微信小程序,將警務服務延伸到指尖;伊寧市公安局推行“站室合一 警網融合”;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公安局積極構建“智慧+組織”“智慧+防控”“智慧+治理”工作模式,不斷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以科技為支撐,智慧警務逐步成為社會治理的最強“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