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2023)》公布,“烏倫古經驗”名列其中。這項發端于福??h、推廣于阿勒泰地區的社會治理經驗此前已屢獲殊榮:被自治區列為法治示范項目、被中央依法治國辦確定為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以群眾期盼為導向,以“烏倫古經驗”助力“阿勒泰之治”,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阿勒泰樣本,走出了一條基層治理、民心凝聚的新路子。
巧治 “吹哨報到”防范風險
如今,“小事吹哨子、大事響喇叭、矛盾不上交、風險不外溢”的“烏倫古經驗”在阿勒泰地區已深入人心。
布爾津縣沖乎爾鎮庫須根村網格員吉恩斯別克·托列根為自己“吹哨人”的身份盡職盡責。10月7日晚,他出門后,發現鄉村道路上有牛羊,立即打開手機拍攝視頻,上傳到“雪都聯戶”小程序。“牛羊夜間上路,存在安全隱患?!睅祉毟妩h支部書記于仁輝一打開電腦,便彈出了這條短視頻。于仁輝立即將此信息上報給沖乎爾鎮政府。
“哨聲”響起,部門“報到”。
沖乎爾鎮政府迅速組織包村聯戶干部、村“兩委”、志愿者等各支力量,為牲畜系上反光帶,增強牲畜在夜間行動的識別度。各村宣傳員結合近年來因夜間光線暗、能見度低、駕駛員不能及時發現路上牲畜而引發交通事故的案例,宣傳講解交通法律法規,為農牧民敲響警鐘。
這一交通安全隱患從發現到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僅用時1天。
這得益于阿勒泰地區研發上線的“雪都聯戶”小程序,群眾通過“雪都聯戶”手機端填寫事件、上傳相關圖片和音視頻,隨時反映身邊問題,地縣鄉村四級綜治(網格)中心安排專人每日受理、統計、匯總群眾訴求和意見建議,做到處理過程、辦理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以前,村里的安全隱患大多要靠我們走訪發現,現在有了這個平臺,每個人都能成為‘吹哨人’,遇到問題隨時隨地打開手機拍張照片,填寫一些關鍵信息就會有專人來處置,給群眾提供了方便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于仁輝說。
“哨音”從線下傳到線上,“雪都聯戶”小程序自2022年9月正式運行以來,累計收集群眾訴求1.41萬余件(次),先后解決基層群眾各類訴求1.39萬余件(次),辦結率為98.58%,有效減少了矛盾上行。
善治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9月25日,在哈巴河縣薩爾塔木鄉卻限村,村民董同運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幾天前,因為庭院經濟發展得好,董同運被卻限村村委會評為A級信用戶,既拿到了誠信積分又獲得了131元的獎勵金,有錢又有面。
為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2021年起,薩爾塔木鄉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加強鄉村誠信體系建設,每季度以村為單位評定一次A、B、C級信用戶,將村民在參與村級各項事務、集體活動、遵紀守法、道德素養等方面的表現作為評定標準,由村里初評、鄉里復核、鄉農牧民誠信體系領導小組辦公室審定,最后對外公開。評定結果納入全鄉農牧民公共信用體系信息庫,作為各部門給予政策激勵的主要依據,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村級事務中。
從鄉村到社區,誠信積分制在阿勒泰地區廣泛實施,憑積分可以兌現各種生活用品,還能在貸款時享受優惠政策。
“有了積分制鼓勵,村民都積極參與村里的各項事務,村容村貌整潔了,鄰里關系和諧了,大家團結一心往前奔的勁頭更足了。”卻限村黨支部書記池京說。
為有效發揮群眾自治作用,阿勒泰地區廣泛推行誠信積分制,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該地區還打造了“驛站聯盟”“雪都義警”等特色自治品牌,培育城鄉專業調處類等11類社會組織,盤活基層自治組織活力。
法治保障作用不斷強化,阿勒泰地區實現地縣鄉村四級法律顧問全覆蓋,全面推行“巡回審判+”模式,打造“馬背調解室”“氈房調解室”等67個品牌調解室,使巡回審判成為集立案接待、訴調對接、多元聯動為一體的矛盾糾紛化解穩固前沿。
德治教化作用逐步凸顯,阿勒泰地區大力宣傳全國道德模范阿尼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馬丁別克等典型,持續講好全國法治人物王紅星等愛國戍邊英雄故事,深化民族團結聯誼活動,2.5萬名干部和14萬名師生示范引領融情結對,連續3年平安建設參與率達99%以上。
共治 攥指成拳凝聚合力
9月初,在吉木乃縣廣匯路氣象局一處門面內,當事人韓某和昆某的借貸糾紛在人民調解員和法官的聯合調解下,順利化解。
韓某在吉木乃縣經營一家裝飾材料店。2019年6月15日起,他陸續給昆某借了3500元,雙方約定借款期為一年。欠款到期后,韓某多次向昆某討要欠款,其都以各種理由推脫。
無奈,韓某只好到吉木乃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申請調解。了解情況后,吉木乃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人民調解員聯合吉木乃縣人民法院法官聯合調解此案。
法官古冷艾·朱馬別克普法: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人民調解員說理:“你遇到困難時,韓某借錢幫你,現在還款期限早過了,你不能失信于人啊?!?/p>
一場聯合調解后,昆某當場還清了欠款,糾紛順利化解。
法官、律師等專業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如今在阿勒泰地區已成為常態。
“基層治理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只有凝心聚力,將‘我’變成‘我們’,才能不斷筑牢基層治理共同體。”阿勒泰地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輝說。
為唱好基層治理“大合唱”,阿勒泰地區構建了多元化解“聯合體”,整合信訪、衛健委等19個行業部門,吸納行業性專業調委會、仲裁等社會力量,引導法官、律師等力量參與,構建起政府與社會力量良性互動的多元共治格局。
針對農牧區矛盾訴求渠道不暢等問題,該地區建立地縣鄉村四級矛調體系,建成地縣鄉矛調中心68個、村(社區)矛調室535個,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針對調處資源力量分散等問題,建立“七心合一”調處模式,實現“一站式”全科受理化解;針對多元解紛機制運行不力等問題,制定地區四級矛調中心(室)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規范“首問負責、分流轉辦、跟蹤督辦、群眾評判、回訪反饋”工作流程,推動矛盾糾紛“閉環”辦結。今年1至10月,該地區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9300件,成功調處9280件,調處成功率達99.78%。